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323至卷323-嗜卧门.pdfVIP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323至卷323-嗜卧门.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三百二十三 嗜卧门     黄帝素问      刺热篇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 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   【注 肝主疏泄,故小便赤黄。肝脉环阴器,抵小腹而上,故腹痛。肝藏魂,魂伤故 多卧。木火主气,故身热。此言内因之病。热争者,寒与热争也。此言外淫之邪。魂伤则 狂言。肝病发惊骇,肝脉布胁肋,故胁满痛。人卧则血归于肝,肝气伤,故不得卧。气逆 者,热淫而反内逆也。热甚而上逆于头,故头痛而员转。】      厥论   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胻内热。    【注 足厥阴厥则少腹肿痛而腹胀,泾溲不利,阴缩而肿。肝主筋,膝者筋之会, 经脉厥逆,不能濡养筋骨,故好卧而屈膝。厥阴木火主气,荣俞厥逆,故胻内肿热也。】      诊要经终论   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卧。   【注 秋气在皮肤气分,刺夏分之络脉,则气不外行,故令人嗜卧。】      六元正纪大论   阳明司天之政,初之气,其病善眠。    【注 湿土为病也。】     灵枢经      海论   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    【注 姚氏曰:精液补益脑髓而下流阴股,故髓海有余则足劲轻健而多力。髓从骨 空,循度而上通于脑,故有余则自过其度也。髓海不足则精液竭,是以耳为之鸣,目无所 见。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故胫酸而懈怠安卧。】      大惑论   黄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湿,而分肉不解焉。肠 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湿则分肉不解,其行迟。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 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 久,其气不精则欲瞑,故多卧矣。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 久,故少瞑焉。    【注 卫气日行于阳,夜行于阴,阳气尽而入于阴则卧,阴气尽而出于阳则寤。如 留于阴久则多卧,留于阳久则少瞑焉。】   黄帝曰:其非常经也,卒然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邪气留于上焦,上焦闭而不 通,已食若饮汤,卫气久留于阴而不行,故卒然多卧焉。   【注 非常经者,非日行于阳夜行于阴之经常出入。此因邪气留于上焦则上焦闭而不 通,饮食于胃则中焦满实,以致卫气久留于下之阴,而不能上行于阳,故卒然多卧也。】     扁鹊难经      脾病   假令得脾脉,其外证面黄善噫,善思善味;其内证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腹 胀满,食不消,体重节痛,怠堕嗜卧,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无是者非也。     金匮要略 【汉 张机】      但欲卧   狐惑篇曰: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 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五脏篇曰: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 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活人书 【宋 朱肱】      多眠有四证   病人尺寸脉俱浮,头疼身热,常自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四肢不收,默默但欲眠 者,风温证也。风温不可发汗,宜萎蕤汤。   病人脉浮头眩,强痛而恶寒者,太阳证也。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麻黄汤主之。   病人尺寸脉俱沉细,但欲寐者,少阴证也,急作四逆汤复其阳,不可缓也。   若状如伤寒,四肢沉重,忽忽喜眠,须看上下唇,上唇有疮,虫蚀五脏,下唇有疮, 虫蚀下部,当作狐惑治。     东垣十书 【元 李杲】      热伤气证   内伤等病,是心肺之气已绝于外,必怠惰嗜卧,四肢沉困不收,此乃热伤元气,脾主 四肢。经云:热伤气。又云:热则骨消筋缓。此之谓也。      脾胃虚证   脾胃虚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干舌干,饮 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欲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 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当升阳益气,宜升阳益胃汤。     医学入门 【明 李梴】      总论证治   伤寒邪传阴则多眠。昏昏闭目者,阴主阖也。默默不欲言者,阴主静也。有太阳证外 已解神将复者,设若胸满胁痛,鼻干得汗者,小柴胡汤。脉浮,羌活冲和汤,冬月麻黄 汤。有阳明热伏于里而嗜卧者,小柴胡汤。少阴脉沉细,自利欲吐而渴多眠者,四逆汤加 人参、茯苓以益阴回阳。或热病得汗后,脉沉细身冷,初觉安静,渐次昏沉,喜卧不省,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