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母亲的最后时刻.doc
母亲的最后时刻 公元2016年7月16日零时3分母亲咽下最后一口气,无力地闭上沉重的眼睛走了,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人世。虽然按年龄计算,母亲已是高寿,享年89岁;虽然母亲得的是绝症,世界上还没有治好恶性淋巴瘤的先例;虽然我们尽了全力为母亲救治,姊妹六个轮流精心地护理母亲,有时候感到身心疲惫,但是当母亲闭上眼睛的那一刻,我的心还是碎了,撕心裂肺地疼痛,泪流干了,魂不守舍,很长时间都没有缓过神来。 母亲一生勤勤恳恳,做事认真从不马虎,年轻时村里的红白喜忧事都替人张罗,在村里是一个精通理俗、知情达理的明白人。直到母亲弥留的最后时刻,母亲的头脑意识仍然十分清醒。也许母亲已经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人世,临终的前两天,她用浮肿而又无力的手拉住大姐,对她的后事做了认真交代,告诉大姐她咽气后衣服怎样穿,鞋子上的盘绳怎样系,关门纸怎样烧,入敛时大哥要抱头,大姐要捧脚……该嘱咐的全都嘱咐了大姐。在细致的母亲心目中,祖宗留下的习俗不可破,只有一切按照习俗要求办,她走后儿女子孙才能平安无恙。这就是母亲的最大心愿,活着的时候要看到儿女子孙平平安安,走后也一定在天上看着我们顺顺利利! 母亲一生吃苦受累,为拉扯我们姊妹六个长大成人,她用她那瘦弱的身躯支撑起一个大家庭的天。父亲在外工作,那时的工资水平非常低,基本上照顾不上家,虽然父亲是一位勤劳的人,每次回到家里,都忙着喂猪积肥,帮助母亲干家务,但是整个家庭的重担几乎还是要母亲一个人撑着。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一年四季一天三顿吃的都是瓜干面窝窝头,即使过年过节也很少吃上白面馒头,一年到头吃不到几顿可心的饭,还常常缺油少盐。但即使这样的苦日子也很难维持下去,由于家里的孩子多,我们小姊妹四个全都上学,大哥结婚后早早另立了门户,只有大姐一个劳动力挣工分,几乎年年缺粮。缺吃少穿的生活为难着母亲,母亲跑东家借西家,借大娘家里一袋瓜干,借大婶家里几瓢面,有时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一天天地往前熬着过。好在母亲一生为人善良,街坊邻居都乐意接济母亲。 二哥经常回忆起他和母亲的一段苦日子。大姐出嫁了,二姐和三姐在外地上班工作,我上中学走了,二哥高考完边干农活,边在家等通知,和母亲两人在家生活,三个月的时间母子俩没有吃过一滴油,很少有菜吃,偶尔做菜也只能用白水炖。每当提起这事,母亲都是泪流满面,总是亏欠地说:“咱们家穷啊,让你们姊妹几个跟着爹娘受苦了。” 母亲是位裹脚妇女,加之身体有病,重体力活干不动,可是母亲心灵手巧,有一手缝纫的好手艺,四周村上的人都找母亲做衣服。为了能多挣点使生活好一些,母亲从早忙到晚,有时候彻夜不眠。苦难的生活让母亲养成了十分节俭的习惯,即使我们都长大工作了,条件变好了,母亲也非常节俭,她经常告戒我们:“日子再好也不能忘本。”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我们也一个个长大离开了母亲的身边,或在外地工作,或嫁到外地,父亲去世后,只有母亲一个人在老家生活。为了让母亲颐养天年,我们决定请个保姆照顾母亲的生活,但是母亲坚决不同意,八十多岁的老人家坚持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有时还替在农村的大哥干些农活。她总说:“你们有再多的钱,也是辛辛苦苦地挣来的,我能活动,就不愿意给儿女增添负担。” 母亲一生就是这样不图回报地为子女着想、节俭着。生前是这样,走后也要安排好不让孩子为她多花一分钱。母亲了解大哥的性格,大哥没文化,有时处理问题简单,加之受眼下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风影响,大哥想把母亲的丧事办得体面些。母亲为了阻止大哥为她的丧事大操大办,临终的前几天,母亲让我把舅舅叫到她面前,喘着大口大口的粗气认真地进行了嘱托:“弟弟,你一定要按照我的意思办,我得病一年多,孩子没少花钱,孩子们也不富裕,丧事该俭就俭,不能再让孩子做难。棺材要一般的,少通知些亲戚,招待酒席不比人家差的也不要攀比好的,比一般的多加两个菜,毕竟你两个小外甥在城市工作拿工资,别让村里人笑话。你姐夫走时有我在,丧事我掌握着,我走后你千万要看住你外甥,按我说的办……” 母亲啊,母亲,生前不让儿子为您厚养,走后也不让儿子为您厚葬,您让儿子怎样回报您的养育之恩?!让儿子拿什么慰籍自己的心啊! 母亲一生为孩子操碎了心。小时候母亲含辛茹苦养育我们一天天长大,苦口婆心教育我们怎么做人;我们长大成人了,参加工作了,母亲仍然放心不下在外地的孩子,每次打电话都嘱咐我们要按时吃饭,抓好孩子的学习,在单位要听领导的话,从农村出去不容易,一定不能犯错误。 小时候二哥有严重胃病,胃病犯了一疼就是几天,疼得厉害时在床上打滚,母亲一边请医生给二哥看病,一边心疼地流泪,可就是没办法根除二哥的胃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再犯。为了把二哥的胃病治好,母亲四处打听治疗胃病的偏方,不知道谁告诉母亲吃一种鲫花鱼可以根治胃痛病。那时候连吃饭都成问题,哪里有钱给二哥买鱼吃呀!但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