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炼字艺术.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的炼字艺术.doc

杜甫的炼字艺术   摘 要:杜甫作为开一代风气的杰出语言大师,在炼字艺术上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主要可概述为三个方面:一是巧用常字,平中见奇;二是精锤细炼,一字为工;三是一字屡用,各臻其妙。   关键词:杜甫;作诗;炼字艺术   杜甫作诗精于炼字,被历代诗论家奉为典范。孙奕《履斋诗说》云:“诗人嘲弄万象,每句必须炼字,子美工巧尤多。”[1]叶梦得《石林诗话》云:“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形迹捕。”[2]又吴沆《环溪诗话》云:“大抵他人之诗工拙以篇论,杜甫之诗工拙以字论。他人之诗有篇则无对,有对则无句,有句则无字;杜甫之诗篇中则有对,对中则有句,句中则有字。”[3]每咏读杜诗,无不感叹杜甫下字之妙绝,故作文就杜诗的炼字艺术进行探析,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1 巧用常字,平中见奇   作诗之道,能在平淡之中现神奇,才可以说得上是大宗匠的手段。杜甫既被尊为“诗圣”,作诗常常语出惊人,但他所锤炼的惊人之语,却既不浓烈华美,又非险怪孤僻,而每每是日常生活中频繁用到的字。一般而言,愈是平常的东西,愈是难以出新,但杜甫却能凭借一支生花妙笔给这些平易之字注入新的活力,使之焕发出与众不同的生机。黄生《诗尘》云:“用字之妙无过老杜。只常用之字一经其手,便使后人再换一字不得。皆以人所常用之字,而用法与人不同,便觉有奇理,有别趣。”[4]不妨举几个杜诗里化平淡为神奇的例子。   例如,杜甫《又观打鱼》诗中有一句“屈强泥沙有时立”,“立”字本是再寻常不过的动词,但这句诗奇就奇在杜甫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立”字安放在鱼这种水中生物身上,再加上“屈强”二字作为铺垫,将大鱼挺立泥沙时之神态形容得活灵活现,可谓处困厄中而精彩犹自动人。然诗人写得出,吾恐名手画不出。与“立”字的用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见萤火》中“帘疏巧入坐人衣”的“坐”字,“萤之‘坐’与鱼之‘立’俱属非非想”。以“坐”字描摹萤火虫附着在人衣服上的景象,妙在两点:一是萤火虫的光源在尾巴处,所以一个“坐”字显得分外贴切;二是隐约透露出萤火虫落在人衣服上后似乎有些流连忘返,因而久久不愿飞走,这也给诗歌增添了格外的意趣。沈德潜《说诗??语》中有云:“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5]这句话置于此处,可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杜甫诗句中还有许多用字可以体现他炼字艺术中奇施妙设的一面,如其《徐步》诗中“芹泥随燕嘴,花蕊上蜂须”一联,“随”字与“上”字都下得出人意料而细度之又在情理之中,可谓至平淡而实风华。其平淡在于“泥随燕嘴,蕊上蜂须”本是物得其所,最是眼前景,口头话,而风华绝妙之处胜在不曰燕衔芹泥,蜂采花蕊,而曰泥随燕嘴,蕊上蜂须,此文一逆用,顿觉奇妙无穷,感叹杜公真有化工在手。又《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中的“老夫贪佛日”与《漫成二首》(其二)中的“仰面贪看鸟”皆用了一个“贪”字,贪本非人之所宜,此却恐人之不贪,贬字褒用,饶有趣味。   2 精锤细炼,一字为工   万俊《杜诗说肤》在炼字一卷的开篇即有这样一段论述:“尝思道子之画龙也,一点睛则破壁而飞。其点睛也,则挟鳞甲以俱飞,画也而实龙也;其未点睛也,即一蚰蜒之不如,龙也而实画也,可见全体精神皆聚于此。诗之炼字,亦诗之点睛也。夫是故诗人之简练揣摩,每下一字,如千金不移,其严谨如此,即谓之作诗如作《春秋》也可。”[6]杜甫正是这样一位非常善于画龙点睛的诗人,他作诗讲究千锤百炼,往往能够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甚至全诗游龙飞动,读之令人拍案叫绝。   例如,杜甫在《雨四首》(其一)中有“秋日新?影”之句,写雨用‘?’字何异?妙在反从日上写,日岂可??妙从影上写,影又岂可谓?乎?又可谓之不?乎?盖日自云穿,雨从云坠,故日下见新?之影也。类似的例子还有《赠蜀僧闾丘师兄》中“豫章夹日月”之句,着一“夹”字,似睹干霄蔽日之状;《重题郑氏东亭》中“清涟曳水衣”之句,着一“曳”字,似睹藻荇交横之象,漂飘泊满纸;《不离西阁二首》中“银河倒列星”之句,着一“倒”字,似睹列宿漫空,大小毕现,若用“满”字则无此尽致;《江涨》中“高浪蹴天浮”之句,以及《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中“朝海蹴吴天”之句,皆着一“蹴”字,似睹万顷波涛,澎湃有声;《草堂》中“宾客隘村墟”之句,着一“隘”字,似睹宾客之盛,不啻孟尝三千。杜甫不仅能够借助工妙的炼字塑造出立体的画面,更能从一些举重若轻的字眼中生发出无限深意。如《雨四首》(其四)中有“繁忧不自整”之句,一个“整”字何其沉重,诗人之忧端甚多,亦似雨终日如乱丝,非诗人不愿整理,实乃不知从何整理而起,整之以诗而神苦,整之以酒而神昏,整之以坐而神闷,整之以游而神倦。今须眉渐白,亦只对人曰“繁忧不自整”,读之当真是“几欲泪下”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