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269例病原检测及药敏分析.docVIP

慢性前列腺炎269例病原检测及药敏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前列腺炎269例病原检测及药敏分析

慢性前列腺炎269例病原检测及药敏分析作者单位:456400 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朱永朝 【摘要】 目的 了解慢性前列腺炎与病原体的关系,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细菌感染状况和药物敏感程度。方法 对临床采集的269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9例患者前列腺液常规检查WBC10/HP,卵磷脂颗粒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普通细菌培养共分离出104株细菌,分离率为38.6%。其中球菌54株,占51.9%;杆菌38株,占36.5%;真菌12株,占11.8%。细菌种类以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为主;特殊培养中共分离出病原体79株,阳性率29.3%,其中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分别为50株、17株、12株。结论 EPS中病原体检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病原体; 药敏试验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近年来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目前,由于临床抗生素滥用现象严重,造成耐药菌株增多。为了解慢性前列腺炎的细菌感染情况,笔者对本院269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作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5月~2009年9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269例,年龄19~60岁,病程3个月~3年,近1个月内未服用过抗菌药物;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会阴不适、小腹胀痛、性功能减退等;前列腺液常规检查WBC10/HP,卵磷脂小体不同程度减少。 1.2 实验方法 标本由临床医生收集,嘱患者排尽尿液,用1%苯扎溴铵尿道外口严格消毒,经直肠按摩前列腺取前列腺液到无菌试管内并立即送检。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取前列腺液10 μl分别接种于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35 ℃~37 ℃培养24~28 h,分离菌落采用深圳黑马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取前列腺液接种于支原体培养基中,使用珠海银科产支原体培养、计数、药敏一体化试剂盒,37 ℃培养24~48 h,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及观察结果;衣原体检测:采用英国Clearview Chlamydia试剂盒,酶免疫层析法原理检测样品中的沙眼衣原体抗原,按说明书操作。 2 结果 2.1 细菌分离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 269份标本培养共分离出104株细菌,分离率为38.6%。其中球菌54株,占51.9%;杆菌38株,占36.5%;真菌12株,占11.8%。细菌种类以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为主。 2.2 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269份标本培养出病原体79株,阳性率29.3%,其中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分别为50株、17株、12株。 2.3 细菌的耐药性 在检测出的54例葡萄球菌中,MRS 46株,占86.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为90.6%,溶血葡萄球菌中MRCNS检出率为82.9%,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MRCNS检出率为88.9%;38株大肠埃希菌中17株ESBLs阳性,占44.7%。 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病,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根据NIH新的分类方法,将慢性前列腺炎分为慢性细菌性、慢性非细菌性和无症状性前列腺炎3类,其中以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为主。在临床上又有慢性感染性和慢性非感染性前列腺炎之分。感染慢性前列腺炎的细菌较为复杂,传统认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尤大肠埃希氏杆菌多见,但近来报道显示,慢性前列腺炎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多见,主要为葡萄球菌[1,2]。笔者分析了本院2008年5月~2009年9月间269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细菌检查结果,发现支原体感染率较高达29.3%,培养出的细菌以阳性球菌为主,其中球菌54株,占51.9%,可见葡萄球菌已成为本地区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菌。 目前,由于临床经验用药和广谱抗生素的滥用,细菌耐药日趋严重。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葡萄球菌MRS的阳性率高达85.3%,这与临床大量使用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有很大关系。除对呋喃妥因和利福平较为敏感外(耐药率40%。 从本组结果来看,269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支原体阳性79例,占29.3%。支原体感染甚至超过细菌感染,提示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在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支原体感染以解脲脲原体为主,占63.0%。对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较为敏感(耐药率15%),司帕沙星、交沙霉素次之(耐药率35%),而对红霉素、罗红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四环素表现为高耐药(耐药率43.4%~100%)[3]。阿奇霉素作为支原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