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186例疗效研究.docVIP

CO2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186例疗效研究.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O2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186例疗效研究

CO2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186例疗效研究摘 要 目的:分析CO2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186例疗效。方法:中、下鼻甲行表面黏膜麻醉,用CO2激光治疗仪在病变区域进行烧灼、凝固或汽化治疗。结果:显效64%,有效28%,无效8%,16例行二次治疗后,总有效率94%。结论:CO2激光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CO2激光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AR)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和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是鼻科领域的难治性疾病。为了探索治疗AR更有效的方法,我们于1998年5月~2006年10月,应用CO2激光对AR,特别是对一些症状较重,病史较长及曾用抗组织胺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者给予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按1997年海口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2],确诊为AR患者186例中,男138例,女48例;年龄7~67岁,平均37岁;病程2个月~8年。临床表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阵发性鼻痒、打喷嚏、流清涕,伴鼻塞、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前鼻镜检查:鼻腔黏膜苍白,鼻甲充血、水肿,鼻道清水样分泌物,鼻腔完全或不完全通气受阻。 治疗方法:取含1%麻黄素和1%的卡因(1:1配置)混合液的棉片,贴敷于患者中、下鼻甲行表面黏膜麻醉20~30分钟,用CO2激光治疗仪,采用波长10.6μm,聚集光束直径0.3~2.0mm,功率5~20w,连续或间断工作方式,在患者一侧中鼻甲、中鼻甲相对的鼻中隔区,及下鼻甲前、后端和鼻丘部位病变区域进行烧灼、凝固或汽化治疗,使苍白、水肿的鼻甲缩小,鼻黏膜表面碳化、干燥。同法再行另一侧治疗。术后用呋麻滴鼻液、薄荷鼻油交替滴鼻,每日3次。以缓解鼻塞,减少鼻腔分泌物,并口服抗生素(如广谱罗红雷素)3~5天预防感染。若1次治疗未愈,3个月后可行2次治疗。 术后观察:术后1~3天,治疗区域局部伪膜形成,鼻腔分泌增多,轻度鼻塞等炎性反应,一般无发热,7~14天伪膜自行膜脱落或请专科医生清除,此后鼻腔黏膜色泽逐渐恢复正常,鼻腔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并结合前鼻镜检查鼻腔体征判断。①显效:鼻腔自觉症状全部消失或基本消失。鼻腔黏膜光滑,色泽变红,水肿消失,无分泌物。症状缓解1年以上。②有效:鼻腔症状减轻或大部分消失。鼻腔黏膜淡红,分泌物减少,症状减轻。③无效:鼻腔原有症状未能控制,鼻腔检查局部体征同治疗前或再次治疗未见效。 结 果 186例患者采用激光治疗后每3个月复诊1次,我们对术后资料完整的136例随访1年以上。显效占64%(87/136);有效占28%(38/136);无效占8%(11/136)。对治疗有效中不十分满意者7例和无效中9例共16例行二次治疗后,10例好转有效,6例无效。1次治愈率占868%(118/136),总有效率占94%(128/136)。 讨 论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变应性疾病,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热。据统计,变应性鼻炎约占全部鼻炎的40%。临床上一般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两型。另有一型由非特异性的刺激所诱发、无特异性变应原参加、不是免疫反应过程,但临床表现与上述两型变应性鼻炎相似,称血管运动性鼻炎或称神经反射性鼻炎,刺激可来自体外(物理、化学方面),或来自体内(内分泌、精神方面),故有人看作即是变应性鼻炎,但因在机体内不存在抗原-抗体反应,所以脱敏疗法、激素或免疫疗法均无效。 变应性鼻炎是体外环境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的IgE介导的免疫反应,造成Th1和Th2免疫反应失衡而引发的,以鼻腔黏膜Th2免疫反应为主的变应性炎症反应。总体而言,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3~5]。据文献资料显示,AR发病率与其他IgE介导的疾病平行增加。影响10%~30%的成人和40%的儿童[6]。也有报道AR影响了10%~25%人群的健康[7]。我们应用CO2激光治疗,主要是应用它的热、光作用,压强、电磁场和刺激作用,破坏鼻腔黏膜末梢神经感受器,阻断轴突反射与副交感神经反射,凝固来自翼管神经和筛前神经所分布的部位。完成切断或破坏筛前神经,以减少鼻腔黏膜对过敏原易感性,降低神经、血管的敏感性,起到减少发作,改善症状而达到治疗目的。应用CO2激光聚集光束,具有输出方向性好,辐射能量高度集中,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术中术后出血少,局部反应轻,感染率低及黏膜恢复快且表面光滑,很少出现并发症之特点,病人承受痛苦小,可精确对所需治疗部位进行较大范围的治疗,能达到甚至优于其他方法治疗的效果,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Salib RJ,Drake-Lee A,Ho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