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愿下涪翁拜亦作江西社里人-暨南大学学报.PDF

论诗愿下涪翁拜亦作江西社里人-暨南大学学报.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诗愿下涪翁拜亦作江西社里人-暨南大学学报

2012年第12期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总第167期       No.12 2012 JinanJournal(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SumNo.167  论诗愿下涪翁拜 亦作江西社里人 ———由《老学庵笔记》之诗话论陆游与江西诗派 阮 怡 (四川大学 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 陆游晚年所作《老学庵笔记》一书保存了大量论诗的材料,体现了陆游晚年的诗学见解及其 与江西诗派在诗学理论上的关系。从中可知,陆游从未脱离江西诗派,一生高度赞同江西诗派的换骨论、法 度论、悟入论,并对江西诗派理论既有继承亦有批判改进,江西诗风对陆游的影响贯穿一生。 [关键词] 陆游;《老学庵笔记》;诗话;江西诗派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072(2012)12-0089-07 ①   陆游于晚年所作的《老学庵笔记》一书中 游都曾信从江西诗派的理论,后来都脱离 保存了大量有关诗论的材料,据笔者统计,全书 了这一阵营。陆游早年曾从江西派中人曾 共576则,其中有233则文字涉及对诗歌的评 几为诗,中年以后逐渐突破江西诗派的束 论,这些材料反映了陆游晚年的诗学见解。学 缚。对过去宗奉的江西诗派作了揭露和批 术界普遍认为,陆游早年学诗于曾几,受江西诗 判。(周勋初《中国文学批评小史》,复旦 风影响,后从军南郑体验了丰富的生活,大大激 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7页) 发了他的创作活力,并进一步在创作中证悟到 陆游早年曾从江西诗派学诗,终于在 生活与创作的密切关系,因而从江西诗派的形 现实的感召下,抒发了自己爱国主义思想 式主义影响中解脱出来,步入现实主义创作轨 和情怀,从而抛弃了江西派的形式主义的 道。如以下数种权威著作所论: 衣钵,走上了从客观实际出发的现实主义 陆游原是江西诗派中人,开始都是学 道路。(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人 江西诗法创作的,但是他们从创作实践中 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64页) 认识到了江西诗派的弊病,不再局限于仅 论者还多引《示子?》、《九月一日夜读诗 仅摹仿学习,旨在“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稿有感走笔作歌》两诗证明陆游入于江西而又 和章法、句法、字法中求活计,而是阔大眼 出于江西的观点,如王运熙、顾易生二先生的 界,向自然和社会学习,生动具体地再现生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在引两诗后认为“在诗 活的真实,以自然天成为最高审美标准。 中,他(陆游)以形象化的笔触描绘了自己摆脱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大学 江西诗派拘束后诗歌创作获得丰收的过 [1]273 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程。” 郭绍虞先生亦认为:“陆游诗早年从江 南宋四大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 西诗派入手,(后来)终于能摆脱江西派的影  [收稿日期] 2012-05-01  [作者简介] 阮 怡(1984—),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