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二轮复习训练2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和繁荣.docVIP

历史二轮复习训练2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和繁荣.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魏晋、 (时间:4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隋代以前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但隋代以后“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由此可见,隋代(  )。 A实行了科举制度 B.加强了君主专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三省六部制约皇权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可见,宋太宗确实有意要削掉宰相的 A.人事权与司法权 B.人事权与C.司法权与财权 D.兵权与财权 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下列文献史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符合材料所述特点的是(  )。 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行省制 D.三司制 北宋入传官员(指正传和《循吏传》)统计 前期 中期 后期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北方 278人 84.5% 274人 63.9% 121人 40.3% 南方 51人 15.5% 155人 36.1% 179人 59.7% ——据程民生《中国北方经济史》整理南方人口数量开始超过北方南北方官员选拔标准不同南北方文化差异逐渐消失 文化重心随经济重心变化而变化 唐朝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三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官差一人权检校市事。……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诸行以滥物交易者,没官……”这主要反映政府禁止商业活动 B.政府重视管理商业活动政府鼓励商业活动 D.政府竭力限制商业活动 对下列两幅图片(图1、图2)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①宋代商业活动已重视广告效应 雕版印刷技术依然在使用娱乐活动体现商业化色彩 绘画描写市井生活,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9.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推崇的哲学家是程颐 B.朱熹 陆九渊 D.王阳明 某老师在一堂历史课上强调:宋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就内容而言反映了宋代学者的远大抱负。请问老师判断的依据主要是 A.为天地立心,说明宋代学者以人为主体解释天理为生民立命,说明宋代市民崛起,受到政府重视 为往圣继绝学,D.为万世开太平,说明加强集权后,社会和谐太平 《大国崛起的奥秘——国家管控》指出:“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  )。 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欧阳修的《盘车图》说:“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山水画,重视写实 B.花鸟画,浓墨重彩 文人画,重视写意 D.人物画,形神俱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 13. 材料一到无欲,非圣人不能也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问:“饥食渴饮,冬裘夏葛,何以谓之天职?”曰:“这是天教我如此。饥便食,渴便饮,只得顺他。穷口腹之欲便不是。” 《朱子语类》 材料二 明年(隆兴六年)夏,大旱,(朱熹)上疏言:“天下《宋史·朱熹传》 材料三 今之治人者,视古贤圣体民之情,遂民之欲,多出于鄙细隐曲,不措诸意,不足为怪;而及其责以理也,不难举旷世之高节,着于义而罪之。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于是 ——戴震(1724—1777)《孟子字义疏证》卷上 请回答:(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天理”和“人欲”的含义?(4分) (2)材料二中朱熹的政治主张是什么?结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