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历史时期经济区域变迁幻灯片
第十一章历史时期经济区域变迁 历史经济地理 主要研究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概况及其农牧业分布与变迁、手工业的分布与变迁、商业的发展与分布,经济都市的发展与分布等内容。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开发时间不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区,也体现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之,经济区域的形成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同时,各地经济发展也是存在不平衡的。 历史时期经济区域的变迁 农耕区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历史时期经济区划的定位 古代垦荒和古代西部开发 农牧结合 农业 农业是在采集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产生的时间大约是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人们在长期的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可食植物的生长规律,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终于将它们栽培、驯化为农作物,从而发明了农业。 河姆渡文化的骨耜 河姆渡出土的骨镰 河姆渡出土的鹤嘴锄 周族先世世系 (1)弃—(2)不窋—(3)鞠—(4)公刘—(5)庆节—(6)皇仆—(7)差弗—(8)毁隃—(9)公非—(10)高圉—(11)亚圉—(12)公叔祖类(太公)—(13)古公亶父(太王)—(14)季历(王季)—(15)文王昌 周族先世 古公亶父:周人迈入新的文明发展阶段的周族著名首领。 迁徙:《诗经·大雅·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膴膴,蓳茶如饴……”。 周人接触世居渭水流域从事先进农业的姜姓部族,并于他们结成了稳固的婚姻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 各国对自己地域作了较大的开发,如齐国、鲁国对今山东半岛的农业开发、晋国对今山西北部地区的开发、秦国对成都平原的开发、楚国对荆楚及越国和吴国对长江三角洲的开发都值得提及。战国时期的重要城市,如陶、监淄、荥阳、彭城、邯郸、宛、郢,分布于南北各地。故这一时期经济重心是萌发于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下游形成两个经济中心: 关西: 关东(以函谷关为界)。 (关中经济区、中原经济区、齐鲁经济区、燕代经济区、江淮经济区)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下游形成两个经济中心: 关西: 关东(以函谷关为界)。 关东的齐、鲁等国农业发展较快,多鱼、盐、漆、丝,又“好稼穑”。而菏、济二水交汇的陶(今定陶)成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的地方。鲁地产的缟也是上乘丝织品。关西的农业更是有名,号称“天府之国”。 天府 “天府”是周代的官名,专门执掌皇家祖庙的收藏。后亦用来泛指皇家的仓库,甚至指国内形盛富庶之地。 《战国策.秦策一》中就提到,关中地区“天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饶多”,“此所谓天府”。“府“的意思是”财务所聚“,是说这个地区是天下的粮仓。? ?《汉书. 张良传》说关中“物产饶多,可备赡给”,“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于是刘邦下了决心,立即着手布置迁都事宜,还授予娄敬“郎中”的官职,就此,长安(今西安)成为汉朝京都。? ??公元207年,诸葛亮在隆中与刘备谈话时,把美丽富饶的四川盆地特别是成都平原赞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于是,人们逐渐将四川也称为“天府之国”了。 经济重心处于北方的时期 ?先秦时期:今天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湿润、河湖众多、土壤肥沃,特别是黄土高原及其冲积平原地区,在湿润的气候背景下,土质疏松柔和,矿物质不易流失,土壤自我加肥能力较强,便于耕作,适于原始农业的木耒、石刀,除此之外就是新石器时代的北方地区森林植被较好,农业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因此有着十分先进的农业文明,故夏商周三代都主要以这个地区的农业文明为基础。 中国历史上农耕区具有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从平原向山区,从中原腹地向周边地区扩展的趋势。农耕区的扩展取决于:1.人口的不断增加:中国古代人口从秦统一六国之前2000万至清末增加到4亿。2.粮食亩产提高缓慢:汉代粟类旱地作物亩产约120斤,明清中上地亩产150-200斤。人口增加与粮食产量之间的矛盾导致农耕区扩展成为基本趋势。 秦汉时期: 黄河流域的农业核心地位进一步确立。农业地位的确立:据《史记·货殖列传》所记载的18个经济区分布来看,其中有13个在黄河流域,而只有巴蜀、西楚、东楚、南楚和岭南5个区域在长江流域。 秦汉时期经济区划的定位 关中地区:《史记》称:“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关东地区:函谷关以东的汾水、涑水平原和华北平原,在今山西南部、河南、河北南部、山东部分地区,是农耕文化的发达地区 。 江淮地区:从东汉开始,江淮以南得去经济有一定发展。粮食产量的提高,东汉安帝永初七年,政府“调零陵、桂阳、丹阳、豫章、会稽租米,赈给南阳、广陵、下邳、彭乡、山阳、庐江、九江饥民 ”。(《后汉书》)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此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