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父母进养老院也能尽孝道.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送父母进养老院也能尽孝道

送父母进养老院也能尽孝道十年前,如果你说要把父母送到养老院里去,必然受到侧目和非议。如今,如果你为年迈体弱的父母找一家好的养老院,已经能够被周围的大多数人所接受了。问题是,将父母送进养老院后,子女不是就此甩掉包袱,应当经常探望,尽人子之道。 七年前,我是哭着将母亲送进敬老院的…… 记得十几年前,父亲突然查出有病,两个多月后即离世,母亲受此打击,好像变了一个人,她不吃不喝,有时呆呆地一个人坐着或躺着,任凭我们怎么劝慰,母亲都是我行我素。 一晃过去四年,母亲的症状反而越来越严重,以至出门后会忘了回家的路,要我们子女去领回家。这下子,工作最忙的哥哥顶着世俗压力说:“在市中心找个离我们比较近的敬老院吧。”一听要送母亲去敬老院,我哭着坚决不肯。可是,当时大家都要忙工作、各家的孩子也都未成年,需要照顾培养。最要命的是,万一母亲走失了,后果不堪设想,我们更对不起母亲了。 尽管母亲也同意去敬老院,哥哥还是说:“先去住住看,万一不适应,立刻回家,再想其他办法。”于是,妹妹找到一家离她上班比较近、交通也方便的市中心的敬老院,让母亲住了进去。转眼,半年过去了,我们再问母亲是否要回家,母亲摇了摇头说:“我在这里也习惯了。” 送母亲进敬老院之前,哥哥已经明确规定了:“母亲到敬老院去,白天是有人管了,但我们也必须经常去看望她。”于是,我们兄妹逢年过节,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母亲从敬老院里领出来,而且平时每天都有人去看母亲。如今,母亲在敬老院已经生活了七年多。 怎样才是真正尽孝? 尽孝观念一:尽孝观念需改变,把生活无法自理的父母送到条件好的养老院里,让老人得到悉心、专业的护理,也是子女尽孝的体现。相反,怕担负不孝的名声,而让父母呆在家里,失于照顾,反而不妥。 尽孝观念二:将父母送进养老院后,不是甩包袱,而要经常问候老人,让老人感受到亲人、养老院工作人员的双重关怀。 如今,天天住在宾馆里 费仲潮、陈凤仪夫妇今年都80岁了,费老先生原来在纺织厂搞技术工作,1991年退休,独养儿子一家定居加拿大。 老夫妻两个在家里过日子时,都由费老先生买、汰、烧,因为老伴陈凤仪身体不好,记忆力衰退、类风湿、骨质疏松的情况都较严重,而且有洁癖,甚至到了有点强迫症的程度。每天,陈阿婆必做的功课是把三室一厅抹得一尘不染。 费老先生说,毕竟年岁上去了,虽然请了保姆,还是感到做家务、照顾老伴很吃力,找到这家叫兰公馆的养老院入住,一切都舒心了。儿子曾特地来考察养老院,老两口入住后,儿子即为他们在房间里开通了直拨电话,他们有什么事,可以马上找到儿子。平时,费老先生还去养老院的电脑室里用MSN、QQ和儿子聊天,将平时的生活照发给儿子看。 儿子不放心父母,就打一个电话过来问候,并且常常拜托在国内的亲戚照顾父母。 费老先生说:“儿子很孝顺、很重感情,他曾在我身边留下一笔加元,最近,他记起小阿姨(老伴的妹妹)的生日要到了,特地打电话来,让我取500加元出来,给小阿姨作为生日贺礼,因为他小时候住在外婆家,小阿姨照顾过他。钱是有限的,难得他一片心意。” 老两口高兴时,回市区房子里看看住住。有时候,他们懒得走动,亲戚就来养老院看他们。老两口在养老院里点菜请客,实惠便宜,大家吃得很高兴。费老先生说:“这里就是第二个家。”老同事、老朋友还打趣他:“你虽是工程师,早年出差的时候只能住招待所,现在儿子出钱,天天让你住宾馆,你儿子真是孝顺呀。”费老先生听了乐不可支。 尽孝实绩:孩子在外国、外地工作,为父母找一家值得信赖依托、符合父母心意的养老机构,再勤加问候关怀,既尽了孝道,彼此又都能放心、舒心地工作生活。 【社会调查】 在如何安排年老不能自理的父母这个问题上,子女的回答: ●71.2%回答由子女照料; ●20%回答出钱雇人照料; ●只有8.8%的人选择了“如果父母愿意就送养老院”。 当自己年老、生活不能自理时,将如何安排,父母的回答: ●30%的人选择让子女照料; ●自己雇人照料的有15%; ●选择进养老院的高达55%。 结果显示:关于进养老院,年迈父母和其子女的回答差异很大。父母肯定不想拖累自己的儿女,而儿女怕担不孝的罪名。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化的发展,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接受机构养老这一方式,将成为一种趋势。对于“尽孝”这一传统美德,我们不妨赋予新的内容。 带着家具来住养老院 许英芳阿婆今年89岁了,两年前,摔跤后髋骨骨折,打上了钢钉,因此行动不便,走路必须非常小心缓慢。许阿婆白天一个人在家里,儿子、女儿实在不放心,虽说可以请保姆,但老人毕竟寂寞。一天,儿子说:“妈妈,我一个朋友是开养老院的,他们夫妻两个以前都是医生,200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