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中自然与生活科技教师能源态度之研究.PDF
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能源態度之研究 翁永進* 張惠如**翁永春* *台北市私立開南商工實驗研究組教師 **台北市市立萬芳高中生活科技教師 壹、前言 自古以來,能源對於人類文明的演進及生活福祉有著密切的關係。美國在經 歷兩次世界性能源危機後,開始重視全民能源教育的推動(田振榮,1994)。日 本教育當局在昭和 61 年,將能源教育推廣到小學、初中及高中的社會科、理科 等課程(李邦哲、田振榮,1994)。 能源所衍生的問題,牽涉層面廣泛,不僅是技術問題,而是社會、經濟、政 治、環境及資源等各種問題之綜合體,更加突顯出實施能源教育的重要性。國內 能源教育的推動乃近數十年才開始,在能源教育領域上的研究工作尚嫌不足,因 此蒐集當前能源教育在台灣地區推廣的情形,有助於政府推展能源教育工作的參 考。 本研究探討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能源態度主要動機如下:Williams (1985)在「目前能源教育的趨勢」專題演講中明白表示,在解決能源問題中, 教育界肩負著鉅大責任,並且教師應教導青年學子了解有關能源問題及其解決之 道。目前國內研究教師的能源相關議題的研究僅限於高職與國小教師的能源研 究,國中階段最近僅有涂重敬(2003)研究高雄市教師,目前對於國民中學自然 與生活科技教師的能源態度之相關研究尚付之厥如,而在國中階段,自然與生活 科技教師能源教育的實施上有最直接的關係,故此乃本研究動機之一。 當教師有正向的能源態度,在教學中就能隨時涉及能源主題,進而影響學生 的能源態度(田振榮,1992;陳瑩如,1994;Weiss,1978)。在能源教育的推展 過程中,了解教師擁有正確的能源態度的情況,將有助於能源教育的推行,此乃 本研究動機之二。 目前進行的九年一貫課程,能源教育屬環保議題範疇,可見政府依然重視能 源教育。過去有關國中教師能源態度的研究較少,期望透過本研究的調查,了解 國內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的能源態度。 32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如下: (一)了解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能源態度之現況。 (二)比較不同變項的教師在能源態度上的差異情形。 (三)提供教育當局研究國中實施能源教育的的參考。 貳、文獻探討 本研究之研究工具「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能源態度問卷」之內容係 根據以下文獻分析統整之內涵為基礎,共分態度的定義、能源態度的內涵及相關 研究三部分,加以探討。 一、態度的定義 「態度」一詞最早出現在學者H. Spencer 於1862年所著的「第一原則」(The First Principle)中(陳建州,2001)。態度是社會心理學界很重要的探討主題, 主要因為關注的是社會大眾認知、態度與行為,希望透過研究來瞭解如何影響 大眾的行為,其內涵相當複雜。態度的定義因學者觀點不同,在概念上或強調 的現象上有所差異。 專家學者對於態度的定義,略有不同,以下就態度的內容摘要,及分析結 果呈現如表 1。研究者分析發現,在態度的定義方面,專家學者多從認知、情 感或行為傾向等三方面加以定義,不過,也有從其他方面來定義的,如:心理 狀態、反應或評價等。由此可見,態度的定義仍無非常明確的範圍。大部分的 專家學者僅從其中單方面或兩方面來說明態度的意義,有認為態度包含認知、 情感及行為傾向等三方面(Thurstone, 1941; Triandis, 1971; Oslamp&Kleinke, 1977)。也有認為態度可從心理狀態或趨向來解釋(田振榮,1997;Allport, 1935; Gagné, 1977; Heberlein, 1981)。此外,還有從反應方面來定義態度者(游光照, 2004;Doob, 1947; MeCleddend, 1961; Campbell, 1963; Deese, 1967; Fiedler, 1967; Altman, 1982)。 33 表 1 專家學者對態度的定義的摘要表 認 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会计年终工作述职报告7篇.docx VIP
- 法语语法总结ppt课件.pdf VIP
- 6《除法》单元整体设计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 .pdf VIP
- 小学生竞选大队干部演讲稿优秀.pptx VIP
- FSSC22000V6.0体系文件清单.docx VIP
- 情绪觉察水平量表.pdf VIP
- 20210916-IBM商业价值研究院-人工智能:应对AI数据困境:恰当的数据集成方法、治理和工具.pdf VIP
- DBJ50-T-185-2019_增强型改性发泡水泥保温板建筑保温系统应用技术标准.docx VIP
- SOP-QR-141MSA测量系统分析作业办法.doc VIP
- 几种常见医院感染.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