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学院系、所全英语研究生课程简介.doc

能源学院系、所全英语研究生课程简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能源 学院(系、所)全英语 研究生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热声学 课程代码:121.534 课程类型:■一级学科基础课 □二级学科基础课 □其它: 考核方式:全英文考试 教学方式:全英文讲授 适用专业: 能源动力一级学科,特别适合制冷、工程热物理、流体动力、动力机械与工程及航天技术等二级学科专业。也很适合物理学的声学专业。 适用层次:■ 硕士 □ 博士 开课学期:秋季 总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要求: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课程组教师姓名 职 称 专 业 年 龄 学术方向 张晓青 副教授 制冷及低温工程 48 1、热声制冷与热声热机;2、回热器及交变流动与传热特性;3、直线压缩机特性研究;4、微型热声换能器。 李青 教授 制冷及低温工程 58 1、热声制冷与热声热机;2、交变流动与传热特性;3、斯特林制冷及低温制冷技术 丁国忠 副教授 制冷及低温工程 44 热声制冷与热声热机 空气分离 胡兴华 讲师 制冷及低温工程 35 热声制冷与热声热机 2、斯特林热机及制冷机 课程负责教师教育经历及学术成就简介: 留学经历 1999-2000,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国家科研中心LIMSI/CNRS实验室做访问学者,从事热声制冷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学术专长 学术专长的主要研究方向:热声能量转换技术、回热式无污染制冷与低温技术、交变振荡流动与传热、热力系统动态特性与数值模拟、直线压缩机及微型换热器等方面的理论、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2001年获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热声热机系统的仿真与优化研究,2003年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3.8-2005.8, 清华大学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热声格子气模拟与微型热声制冷的博后研究工作;从1993年至今,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机低温工程系任教。一直主讲研究生课程:《热声学》(原名《热声热机理论及应用》)、《制冷与低温系统热动力学》,曾主讲过《专业英语》本科课程,而且无论是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始终坚持实践双语教学多年,多次荣获得校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湖北省优秀本科毕业设计一等奖;目前正在编写《热声学》的教材;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项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企业科研合同项目多项。大多数科研项目的研究内容都涉及热声技术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多项。 该课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郭方中教授开设以来(硕士和博士课程),已有20多年的历史,教学内容随热声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已出版一本研究生教材(郭方中,热动力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目前,课程负责人张晓青正在根据自己和他人的研究成果与积累,以及国内外技术的发展需求,编写《热声学》的教材。热声技术是一种新型环保的能量转换技术,其实质是关于热-声转换效应的新型交叉学科与技术,利用它可实现热致声、热致声发电、声致冷,以及声-电等能量转换装置和器件的应用基础技术。《热声学》是介绍热声技术基础理论与应用的课程,内容涉及热声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设计理论与方法、数值分析模型与方法、实验测试技术及各种应用装置等综合多学科、多技术的课程,适合从事新型环保热机、制冷机及发动与发电机研究;以及交变流动与传热;太阳能利用技术、航空发动机技术以及声学换能技术研究的研究生学习。 课程教学目标: 热声学是涉及热学与声学的新型交叉学科,其理论基础已应用于低温制冷、发电等许多新型环保的能量转换技术和装置。本课程适用于制冷及低温工程、动力机械与工程、以及工程热物理等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基础专业课教学,也可用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培养。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热声技术的基本理论、数值分析方法和设计与测试技术,获得如声学与波动理论、热动力学网络理论、热声理论、振荡流回热器和换热器特性、非线性原理和数值分析方法、热声制冷与发动机装置的动态特性分析、动态波动信号采集与测试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术技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热声这门新型学科的理论体系及国内外的技术发展动态,培养环保型热声技术专门人才及多学科、多技术综合应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满足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 课程大纲:(章节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热声学的发展历史 §1.2 热声学与传统技术 §1.3 典型的热声装置与应用发展现状 第二章 热声的热力学与流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