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文化协会之组织发展.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文化协会之组织发展

60 一、歷屆會員總會及其議決事項、改正章程 台灣文化協會於1921 年 10 月17 日召開創立總會,及1922 年「十 20 ,即第二回文化 月十七日,文化協會創立一週年紀念大會在台中召開 」 協會總會,會中,蔣渭水等人出示關於組織政治運動團體的宣言書和組 織草案,得到 19 名會員的贊同,遂於次日由陳逢源、石煥長、蔣渭水 、連溫卿等人組織成立了「新台灣聯盟」。及1923 年 10 月17 日,第三 回總會假台南市醉仙閣召開,計有 65 名會員參加,由陳逢源主持,蔣 渭水報告會務並辭退專務理事職,改由蔡培火接任,另,將文化協會本 部設於台南,改台北本部為台北支部。1924 年 11 月2 日,第四回總會 在彰化文化協會支部召開,出席會員 98 名,會中並由蔡培火、蔣渭水 、許嘉種報告會務。1925 年 10 月17 日,在台中林家宗祠召開第五回總 會,會員 182 名出席,由鄭松筠主持會議,蔡培火、蔡式穀、楊良、賴 和、林糊分別報告台南本部及台北、新竹、彰化、員林四支部的會務概 況。1926 年 10 月17 日,文化協會分裂前的最後一次總會(第六回總會 )在新竹公會堂舉行,計有120 名會員參加,由林冬桂主持,照例由蔡 培火、賴和、林糊、林冬桂等分別報告本支部的會務發展,但此回總會 並未改選理事會,同時決定更改組織,只選出起草委員,一切未決事項 21 ,延擱至1927 年 1 月3 日在台中召開臨時總會時再議。 林獻堂在此一 20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前引書,頁 313 。 關於第二回文化協會總會的情形,諸多史料之記載皆付諸厥如。 21 參見《台灣民報》,卷2號 4 ,頁14 ;卷3號 1 ,頁22 ;號77 ,頁5 ;號79 ,頁14 ;號130 61 文化協會己面臨分裂的潛伏期之會議上,猶期勉會員說: 入會者的勇氣是可嘉的,會員雖少,一人可以當千,故千人就可 看作百餘萬人,因會員以外同情者很多,雖有誤解本會為危險, 但我們須向前直進, 以後因欲旗幟鮮明,要改會則,莊子云:『 水之積也不厚,則浮 大舟也無力』,(本)會以後要改造的精神 在造堅牢的大舟以準備航海。22 此一番話,蘊含了無限的苦衷,流露出無比堅毅的奮鬥精神,這種 苦衷表白了在日本統治下文化協會會員成長的困難處境,雖然文化協會 被比喻為危險團體(由於抗日,當然不為日治當局所樂見),但是在文 化協會一千多名會員背後尚有無數同胞的支持力量,由於「抗日」旗幟 、目標,在當時是不被容許提及的,自然使許多會員的努力備嚐辛苦, 難免心灰,以故,欲使抗日旗幟更加鮮明,以獲取更實際的運動回應, 欲達台灣的重獲自由,勢須積厚水浮大舟以行江海,然而水深亦能覆舟 ,文化協會尚未成大舟,就於次年(1927)宣告分裂了! 二、支部的設立 由於會員的逐年增加及活動的日漸推廣,文化協會台北本部的負荷 過重,而且僅有台北本部一處也勢難擴大推廣文化協會的事業,遂決議 本部移設台南市,次日(10 月 18 日)台南本部及台北支部正式成立, 各自推展文化運動,文化協會顯然是欲藉本部重心的南移,加速南部台 灣的文化啟蒙 ,以求該會在全島的普遍發展,然而從活動(諸如文化講 演、讀報社的設立)的實際狀況來看,中部地區的成就並不遜於台北地 ,頁8 。 62 區,於是有彰化、員林、新竹三支部的陸續成立。(表七) (1921.10.~1926.12.)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