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与招魂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怀旧与招魂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怀旧与招魂 ———当代中国观念摄影中的家庭记忆 陈 涛 在中国当代观念摄影中,很多艺术家使用家庭老照片来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这些凝聚着家族历史的老照片,再现了 一代人的时代记忆。本文简单梳理中国当代观念摄影发展语境,并细读冯梦波《私人照相簿》、郑连杰《家族岁月》、海 波《三姐妹》、宋永平《我的父母》等观念摄影作品,讨论艺术家们以家庭照片再现记忆的两种方式:怀旧与招魂。借由 20世纪90年代的“老照片”热潮,考察这些艺术作品中家庭老照片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思考不同时代中国式家庭的影 像特征。 引论:当代观念摄影发展状况 ① 中国当代观念摄影 特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日益蓬勃的观念摄影艺术。摄影和观 念艺术起初是一种记录与被记录的关系,但这种关系被一些艺术家颠倒过来,成为一种专门 以摄影形态为表现形式的先锋艺术创作,这就是观念摄影。观念摄影是一种以摄影为媒介的 观念艺术创作,其实质是观念艺术在媒介上的一种延伸和演变。它是从观念艺术中抽离出来 的一种相对独立的艺术创作手段和形式。相对于纪实摄影等其他摄影门类,观念摄影更注重 图像观念在照片上的运用和把握,注重观念艺术的“挪用”概念(主要是以现成图像的挪用为 ② 主),以及试图“探究和探索摄影表现的本质”。 1989年北京的“现代艺术大展”是当代美术的重要转折点,此后以“关注当下”为口号的中 国“新潮”美术呈现多元化发展,艺术家们开始创作录像、装置、行为、摄影等方面的艺术作 ③ 品,打破了美术为主的单一创作格局 。对当代摄影的众多研究都认为,在90年代中期,中国 ④ 摄影的主流开始由纪实转向观念,观念摄影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 。中国当代摄影 ⑤ 领域最早出现“观念艺术”这一概念,是在1998年4月28 日的《摄影报》上 ;此后中国摄影学界 25 文艺研究2011 年第6 期 对“观念摄影”这一称谓及内涵都颇有争议。但无论如何,对艺术家来说,摄影只是观念艺术 的一种形式,是挪用的手段,其重点在于借由摄影传达艺术观念,它可以与其他艺术媒介任 意组合。 从90年代初开始,中国当代观念摄影艺术家层出不穷,刘铮、荣荣、王劲松、洪磊、邱志杰、 徐一晖、安红、杨福东、吴小军、庄辉、郑国谷、罗永进、刘树勇、莫毅、徐晓煜等是其中的佼佼 者。他们频繁地在国内外参加展览,其艺术作品散见于各种观念艺术展。第一次明确使用“观 念摄影”一词并举办的公开展览,是1997年由诗人兼艺评人岛子等人策划、于北京亚运村剧院 举办的“新影像———观念摄影艺术展”。随后艺评人朱其也于1998年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举办 ⑥ 了“影像志异———中国新观念摄影艺术展”。这两个展览带动了观念摄影展的热潮 。在期刊方 面,1996年,前卫艺术刊物《新摄影》首次出现。由刘铮和荣荣创刊并编辑的这一期刊,是继停 ⑦ 刊的《中国美术报》和《美术思潮》后较为重要的艺术刊物。“星期六摄影沙龙”等一些艺术活 ⑧ 动也促进了观念摄影在学术理论方面的发展 。 在这些观念摄影作品中,艺术家再现当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