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CITY OF LONDON伦敦金融城职场人生.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ELLO!CITY OF LONDON伦敦金融城职场人生

HELLO!CITY OF LONDON伦敦金融城职场人生 在果壳帝国里,做一个金融战士 伟大的河流必然流经伟大的城池。 著名的泰晤士河(River Thames)自然也不例外。北岸的1.4平方英里(677英亩,约5平方公里)流域就是令全世界瞩目的伦敦金融城。 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城中城”。大城由32个郡组成,通常意义上被称为伦敦,金融城是32个郡中最小的和最古老的一个。 金融城最初只是商人们在一起喝咖啡、谈生意的地方。渐渐地,随着货物运输和保险业的发展,从17世纪下半叶起,金融城已经俨然变成英国乃至全球金融垄断资本的心脏。金钱常常会带来特权,当权者为了拉拢这里的钱商富贾们,就赋予了他们特殊的地位和权力,并让其保留了一块专属领地。 所以直到今天,虽然大伦敦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伦敦市政府,对包括伦敦金融城在内的每个郡都有约束力,但是金融城有自己的一套市政、警察和法庭机构。重大庆典时,权力至高无上的英国女王也要等候伦敦市长将一柄“市民宝剑”献给她以后,才能进金融城。 在这一平方英里的土地上,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业),都设有分行或办事处。银行、证券市场、期货交易中心、保险公司的发展甚至可以追溯到17世纪或者更早。伦敦金融城是世界通向欧洲的大门,也是欧洲走向世界的大门。每天在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逾2000家金融机构操作和运营着日常业务,平均30万左右金融精英来回“奔波”。 金融行业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但是汇聚了众多金融机构的伦敦金融城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赌场,吸引着每一个心怀人生或者财富梦想的人在这个赌场里大展身手。当然,有的人进去时欢天喜地,出来时灰头土脸;也有的人进去时灰头土脸,出来时却风光无限。 高风险与高薪酬让外表看上去与世界各大城市CBD并无二致的伦敦金融城具有了一丝丝诱人的神秘,惹得全世界的金融才俊纷至沓来。据说,这里几乎每家国际投行的HR手中都有一份内部名单,把全球大学划分为三六九等。英国的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之类自然是一等,二三等学校的毕业生,除非你的专业能让人刮目相看,才能获得入城的资格。 攻城之人历经千辛万苦,迈过高高的门槛之后并不能一劳永逸,在这里你常可以看到伦敦的标志性景象:每天急匆匆的人们沿着地铁站的自动扶梯上升至地面,然后快速消失在各种古老的楼群建筑之中。在这个城市里,只有游客才会傻站着发呆。与曼哈顿、香港以及其他的世界金融中心一样,伦敦已经成为拼搏者的天下,激烈的竞争不得不让一部分人把另一部分人赶出城中心。 20年前,作为全球第一金融中心的伦敦也一度遭遇危机,过于保守的机制逐渐使伦敦的金融业失去了活力,地位逐渐被纽约取代。当时首相撒切尔夫人果断地发起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解除金融市场管制的“金融大爆炸”(Big Bang),让这座城市重新获得了更加开放的生命力。 现在,无论是伦敦商学院的MBA毕业生,还是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毕业生,甚至来自非洲、中东的优秀金融人才,都捧着简历奔赴金融城。随着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华人面孔也出现在这里的高档写字楼。必威体育精装版数字显示,伦敦金融城中年收入达10万英镑者已从1997-1998财年的20万人增加到2005-2006财年的50万人。 几百年来,金融城生生不息,无数年轻人前赴后继,成为这个庞大金融机器的螺丝钉。无论成败,选择了金融城,就等于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到世界金融中心去 7年前,还没有来伦敦之前,小江已经是一家国有银行总行的业务骨干,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和知名研究生院,有着传统信贷和贸易融资业务的工作经验。众人无比羡慕,单位有心栽培,可就在看起来前程似锦的时候,小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令人羡慕的工作,借了大笔贷款,去伦敦读书。 多年后,依然有很多人不理解她当初的决定,小江的解释却很简单:“当时国内银行业比较封闭,外资金融机构是整个金融行业的上游,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也更加成熟和先进。我希望自己在中国金融市场全球化浪潮到来的时候,能够有所准备。另外,从人生角度来说,我也想真正看看外边的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被一种理想和价值驱使,小江来到了世界金融中心——伦敦。从伦敦商学院毕业后,小江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一家美国投行伦敦分行。第一次踏入外资投行,看见繁忙无比的trading floor(交易大厅)里成排长桌上无数的电脑显示器,Bloomberg terminal (彭博终端)上铺天盖地的即时的市场信息,听着大家说着CDS,derivative这些金融衍生产品,小江顿时感到“全球市场”已经向她全面敞开了,丰富的金融产品让她应接不暇。 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她惊讶于所有的价格都是由市场决定的,感叹于外资银行管理的细致和科学化,“整个市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