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久长忆长安
陈久长忆长安他参与了长安第一辆微型车发动机缸盖的测绘工作,他见证并亲身经历了长安汽车发展历史的全过程
长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0年前的1862年,那时正处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筹建了上海洋炮局。多少年后,“舞枪弄棒”的长安开始造汽车。回顾长安汽车的历史,一批非汽车专业出身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为这家企业和自己实现了“华丽的转身”,这本身就值得任何一个关注中国汽车发展的人前往解读。
本刊上期“口述历史”《会修设备的所长》中,汪正胜在叙述“二号工程”时曾提到,当时领导给的命令是,如果长安之星的发动机换装不成功,两位研究所所长就地免职;如果成功,奖励10万元人民币。这两位所长便是时任长安发动机研究所所长的汪正胜和汽车研究所所长的陈久长。
四川泸州人陈久长,1970年重庆工业学院自动化武器设计制造专业毕业后,被分配至长安机器制造厂从事非标准设计工作。在改革开放后的“军转民”过程中,陈久长参与了长安第一辆微型车发动机缸盖的测绘工作,就此进入汽车领域。
1984年,兵器工业部决定将发动机的生产移至江陵机器厂,陈久长随即转入底盘的设计、制造工作,并逐渐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从1992年开始,他历任汽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技术中心副主任、主任,直至2010年正式退休。期间,陈久长参与领导了长安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自主产品CM8的开发,参与了与福特汽车合资前期的筹划工作,等等。
2012年6月19日午后,重庆,《汽车商业评论》在陈久长位于长安汽车研究院的办公室对这位长安老人进行了采访。谈话间,67岁的陈久长拿出了1981年绘制的铃木微车发动机缸盖测绘图。明晰的线条与工整的字迹无不传达出陈久长与那一代长安人在进入汽车行业时的严谨执着与艰难探索。
必须提及的一点是,此次陈久长的讲述与先前汪正胜的讲述在一些细节之上略有出入,事实的真相也许需要向第三、第四,甚至更多人求证方能知晓。此处,我们只能记下当事人的记忆,供读者参考。对同一件事,不同的当事人会留下不同的记忆,这也许就是口述历史的魅力所在。
1970年大学毕业,我就进入长安机器制造厂当技术员,搞非标准设备的设计与制造。虽然是大学生,但刚进厂头两、三年我们都要到车间锻炼。当时是“文革”后期,工厂的生产经营都不正常,我先是在车间帮着搞整档、建档,然后就到了非标设计科,既要设计又要制造。长安的非标设计的力量相当强,我主要的工作是设计专用机床。
我是四川泸州人,1945年出生,1965年考入重庆工业学院自动化武器设计制造专业学习。高考时有一些内部招生的学校和专业,我的家庭出身好,再加上喜欢枪炮,所以报的前三个志愿都是必威体育官网网址单位,两个还是军事院校。
我是泸州四中的,成绩还算可以,但高考的时候数学没考好,军事院校没考上。那时升学率很低,我们班将近60个人,考上的才12、13个。
进入大学不久,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整天搞运动,然后大串联,又喊复课闹革命,课程基本上就没有怎么学。后来部队派军宣队到高校成立革命委员会,拉我们到铁道兵部队去锻炼,到重庆大巴山,修襄渝铁路。
修铁路的日子比较艰苦,但还好没让我们去挖山打洞,而是让去搞维修机械。后来,全国很多高校都到农场去锻炼了。我本来是应该1969年毕业,因为“文革”就推迟了一年,毕业的时候我就是从铁道兵部队直接分配的。
那个年代国家很重视三线的军工建设,重庆有八大兵工厂,都是这个性质的。重庆工业学院属于兵器工业部,学生基本都是分到当时的兵器口,我被分到长安,顺理成章。
改革开放开始后,军工厂没什么任务,就开始要“军转民”,到市场自己去找产品,找饭碗。当时厂里成立了一个民品研究所,有搞非标的,也有车间的,还有其他一些技术部门的,总共几十号人,专门搞民品。之前我们非标的本来就不属于军品这条线的,所以全部进入到了民品所。
长安的民品搞过缝衣服的绞边器、猎枪、纺织设备,厂里的一个总工程师还自己设计出来了石油钻头。当时嘉陵厂最先搞摩托车整车,长安厂就给他配套,生产发动机。我还画过电风扇。总得来说,品种搞得很多,但规模都不大,也不能解决厂子的生存问题。
不过当时工资还能照发,就是没有奖金。军工企业的工资会比地方的高点,大学本科毕业生转正前是45元左右,转正后是54元左右,有20年工龄的工人(二级工)一个月工资才38.25元。
从测绘入手
我们是从1981年11月开始测绘的,我负责发动机汽缸盖,这是发动机当中最复杂的一部分。1982年2月,完成了测绘图,这个图我现在还都留着。
现在很多人都说长安是在1981年秋的广交会上看到一辆铃木的微车,所以决定搞汽车。事实上,之前我们就想做汽车,而且想搞小轿车。
那次广交会我们民品所去了两个人,一个是研究生毕业的技术干部,和一个工人技师。他们在会上看到这个车,就打电话回来,当时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