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邓彬的金缮
* 金缮的艺术 邓彬 邓彬,1978年生于湖南。2004年研究生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执教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金缮,日语中称为“Kintsukuroi”,字面意义即以金修缮,将瓷器碎片由天然大漆黏合,表面再敷以金粉或者金箔,装饰性较强。 金缮修复有很广的适用范围,用作于瓷器和紫砂器居多,除此以外也可以用作于竹器、象牙、小件木器、玉器等。此项工艺基于对残缺的崇拜,旨在以完美手段对待残缺。用金,即最贵重之物修补残缺,意在表达一种面对不完美时的姿态,坦然接受,精心修缮,坦然面对缺陷,而并非试图掩盖。 它是日本的传统手工艺,我们发现它却是在无锡,对于并非无锡人的邓彬来说,似乎这个有着浓厚的江南文化底蕴的地方,更适合于这门手艺的精益求精,也更适合他其他手艺的自由生长。 他说:江南传统的积淀在这里很明显,而且随处可以见到古人的圣迹,这里的土壤对我有着很大的影响,让我有空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东西。 严格说,邓彬不能算是手艺人,他的专业是版画,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在湖北留校,而是来到了无锡的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任职。他偏爱各种各样的手艺,是以做手艺活儿为手段来研究器物。古代家具修复、漆艺是他集中精力的领域,技艺和理解在此间互为增长。金缮只是这个大的范畴中的一角,却被他玩儿得风声水起,小有名气。 金缮是一种用漆艺修复瓷器的艺术,在中国古代有一种叫做“漆修”的行当,像流传到今天的传世古琴,几乎都在历史上屡次用漆修缮过。古代的漆器、木器、砚台等皆可以用漆来修缮。天然的树漆在我国的应用历史非常悠久,2013年在浙江发掘出迄今已有八千余年历史的漆弓残件。漆很坚固、很稳定,是一种黏性极强的物质,有很好的可塑性。 瓷器非常光滑,一般物质很难在其表面附着。法门寺地宫中藏有一只秘色瓷碗,碗的外壁用漆艺中金银平脱工艺装饰,一千多年了,生漆还是牢牢地附着在上面,以此可见生漆的黏度和牢度。法门寺的这件秘色瓷金银平脱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件和漆结合的瓷器。 据目前的资料考证,金缮最早出现在日本,日本江户时代的伊藤东涯所著《蚂蝗绊茶瓯记》中记载,中国南宋的一件龙泉窑茶碗传到日本以后,一直被当做国宝珍藏。室町时代时,幕府将军足利义政得到了这只碗,他非常喜欢,奉为珍宝。但有一次,这件备受珍爱的瓷器还是摔裂了,足利义政很痛心,但当时全日本再也找不出第二只这样的茶碗,所以他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中国当时和日本之间有被称为“勘和贸易”的,由政府主导的商业往来,所以足利将军派遣使者跟随商队一同来到中国,他希望使者们能在中国本土找到这样的一只碗。可是当时已经距离宋代很久远了,使者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找到相似的茶碗,无奈之下,只好听从中国方面的建议,请工匠将碗锔起来,带回日本,因为锔钉形状像蚂蝗,所以日本人称这只碗为“蚂蝗绊”,现存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因为足利将军不满意这样的修复方式,于是日本的工匠们开始琢磨金缮这种修复工艺,希望既可以将瓷器修复完整,满足其实用功能,同时兼顾审美趣味,这是金缮工艺在日本的起源。 金缮最后会使用黄金来装饰修复的部位,日本人用黄金的本意在于面对不完美的事物用一种完美的手段来对待。虽然用金不是太多,但是金代表一种姿态、一种态度,用世上最贵重的物质来弥补缺陷。这里边反映出日本人的文化心理,这样一种美学现象背后自然有其哲学基础。 “侘寂”是日本美学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侘寂”描绘的是残缺之美,接受无可避免的情况,完整的瓷器不慎损坏,刚才还好好的“完美之物”瞬间瓦解,变成一堆残损的碎片,这是“非美”的,或者说是“丑陋”的。但“美是可以从丑之中引诱出来的…… 美是发生在我们与事物之间的动态事件,只要有适当的环境、脉络或者观点,美就能自然萌发。因此,美就是一种意识的转变状态,一种诗意与优雅的特殊时刻。” 金缮正是基于此思想基础的实践,其哲学基础正是日本文化中这种对残缺美的崇拜。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