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金元时期的教育家11.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辽宋金元时期的教育家11

辽宋金元时期的教育家 公元960-公元1368 宋代书院-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 石鼓书院 应天府书院 嵩阳书院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宋朝分为北宋(960—1127年)和南宋(1127—1279年),共320年。差不多与此同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契丹族和女真族,先后建立起了辽(916—1125年)、金(1115—1234年)政权。1279年,我国北方的又一少数民族蒙古族灭南宋,建立全国统一的元朝(1271—1368年),共98年。 宋辽金元时期,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学术思想方面,理学的产生是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 理学产生于北宋,完成于南宋。北宋初胡瑗、孙复、石介三人,被称为“理学三先生”。但是,理学的实际创始人为“北宋五子 ”,即周敦颐(1017—1073年)、邵雍(1011—1077年)、张载(1020—1077年)、程颢(1032-1085年)、程颐(1033—1107年),至南宋朱熹(1130-1200年)始集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 宋朝的教育思想特点 宋明时期教育思想的特点是占主流地位的理学教育思想与非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与斗争。 前者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张载,二程,朱熹,陆九渊等,后者如南宋的事功学派及明清之际的启蒙学者。 按理学家们讲学的地域划分,宋代理学又分为濂、洛、关、闽四个主要学派。濂学以周敦颐为代表,洛学以程颢、程颐两兄弟为代表,关学以张载为代表,闽学以朱熹为代表。 在南宋,与朱熹同时的还有陆九渊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学派,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至明朝,王守仁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形成了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后人称为“陆王心学”。 除理学之外,以王安石(1021-1086年)为代表的“新学”,以陈亮(1143-1197年)、叶适(1150-1223年)为代表的事功学派,也是这个时期的重要学术派别。 二程教育思想 程颢(1032—1085),世称明道先生,程颐(1033一1107),世称伊川先生,家居洛阳,是宋代理学四大学派中洛学的开山祖师。后人编有《遗书》《文集》《经说》等,收入《二程全书》。 二程的人性论类似于张载,也分人性为两重,认为天理之性无不善,气质之性则有才与不才,善与不善之别。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气质”,以“灭人欲,存天理”(《遗书》24)。 但二程反对生而知之,“人初生,只有吃乳一事不是学,其他皆是学。”(《遗书》19) 二程的教育目的是学为圣人,“人皆可以至圣人,而君子之学必至于圣人而后已。”(《遗书》25)“凡学之道,正其心,养其性而已,中正而诚,则圣矣。”(《文集》八) 二程的教育内容首重四书。“《论》、《孟》如丈尺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遗书》18)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是学者进德修业的必由之路。《中庸》则是“天理也。不极天理之高明,不足以道乎中庸”。 二程重视早期教育。“养蒙于正,学之至善也。”(《伊川易传》卷一)“吉人自幼学,耳目游处,所见皆善,至长而不见异物,故易以成就。今人自少所见皆不善,才能言,便习秽恶,日月消铄,更有甚天理?”(《语录》卷二) 二程在道德修养和知识学习上提出了一些方法: 一是格物致知。“今人欲致知,须要格物。”(《遗书》17)格物即要“穷理”。“人要明理,若止于一事物上明之,亦未济事,须是集众理,然后脱然自有悟处。”(同上) 二是主敬集义。“入道莫如敬,未有能致知而不用敬者。”“敬只是持己之道,义便知有是非,顺理而行,是为义也。”(《遗书》18)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遗书》11) 三是好学日新。“学者求有益,须是日新。”(《遗书》19)若“懈心一生,便是自暴自弃”(《伊川学案》)。 四是深思自得。“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遗书》25)  朱熹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祖籍婺源(现江西婺源县),出生在福建南剑(今南平)尤溪县。 朱熹一生主要是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他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继承和发展了二程学说,成为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时,他又是一位大教育家,毕生讲学活动不断。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朱熹18岁就考中进士,担任过不少地方的官职。宁宗即位初,入朝兼任侍讲,但很快就被免职,后来还被列入伪学逆党,直至他去世九年后才得以翻案,被追赠为中大夫,谥号“文”。朱熹一生致力于教育和学术研究,在地方任职时总是重视教化,曾重建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亲自参加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他亲撰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教条”),也成为教规的范本。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近思录》、《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等。 一、生平和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