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园绿围篱设计准则草案980826修正第1条建构北台亮绿校颜计
校園綠圍籬設計準則(草案) 98.08.26修正 建構北臺亮綠校顏計畫為改造校園圍牆,提供學童及鄰里居民安全通學及通勤之步行與停等空間,並彰顯圍牆改設綠籬之生態與教育功能,改善學校及社區通廊景觀與環境品質,特訂定本準則。 本準則所稱之校園綠圍籬,指校園既有圍牆退縮或拆除,並與相鄰校內及校外活動與步行空間整合改善之介面空間。 既有圍牆之拆除、整建與退縮新建須符合各縣市法規規定。 校園綠圍籬之設計應符合以下準則考量: 一、優先整合周邊相鄰且相容之開放空間 綠圍籬應考量周邊相鄰人行步道或藍綠帶空間(公園、綠地、綠帶、水圳、排水、溪流)進行空間調整設計。 若為高度相容之相鄰空間應優先取消硬體圍籬,以擴大校園內外視野及空間使用條件。 二、就地保留現有主要植栽與歷史記憶 主要植栽包含生長良好之喬木或具特色之灌木叢與蔓藤,設計應優先現地保留並同時改善植栽立地條件。 樹姿不佳或樹型不完整之大型喬木應進行專業修剪與樹姿調整。 樹體健康有安全疑慮者(如生長不良或病蟲害致樹體嚴重傾斜),或不適宜在地之樹種應檢具說明經由專家審查決議是否移除。 具重要歷史記憶(圍牆圖騰、意象物)之設施,可部分或區段保留融入設計。 工程施作期間,需架設安全圍籬或保護設施保障現地植栽與保留設施之完整性。 三、優先提供視覺穿特性 應以無圍牆、全面植栽化之綠籬為優先設計考量。 新設硬體圍籬設施應至少維持70%透空率,高度控制在1.2公尺以下,並搭配植栽設計。 綠籬並可配合相鄰生態水域,提供足夠之綠帶寬度塑造「安全感」。 四、考量在地素材、舊建築與廢棄建材之再利用 再利用包含現地維持、局部拆除整建與全面拆除之廢料重複使用。 透過再利用與在地素材達到減廢與共同記憶之保存,突顯地點特色並強化學校與社區之自明性。 五、提供適當的人行與停等空間 人行空間應至少維持淨空1米之步行寬度。 人行空間可採用寬窄幅度變化之彈性設計,以創造行進間的趣味性。 人行空間應提供必要且設計簡明之街具及照明設施。 校園相鄰之重要路口、轉角及主要校門處應退縮較大腹地,提供安全停等、家長接送及社區休憩空間。 六、結合雨水、中水貯留系統及再生能源之應用設計 利用相鄰之校園建築,結合屋頂雨水回收及洗手台中水再利用作為植栽澆灌使用。 水資源再利用可運用重力流動原理進行澆灌,減少電力使用。 因應學校區位條件,可考量小型風力發電或屋頂再生能板等再生電力使用。註:98.9.3會議,新莊市公所同意支付人行步道照明電費。 七、硬體工程應考量設計簡化及設施減量的生態工程設計 設計造型、語彙與材料應以設計簡化及人性空間尺度為原則。 應保障硬舖面透水性及雨水入滲土壤之有效性,減緩地表雨水逕流。 盡量使用地方性材料或環保再生材料,減少非必要性之表面塗料及裝飾。 八、加強多層次與多樣性的植栽設計 優先採用在地原生或鄉土植栽樹種(如附表1)。 配合既有喬灌木或透空圍籬形成多層次變化的複層植栽。 因應相鄰空間需求強化植栽多樣性(型態、色彩、季節性)變化。 考量校園微氣候條件(如強烈日照或陰濕之差異)進行植栽及澆灌設施設計。 綠圍籬設計因應苗木尺寸可酌增灌木栽植時之單位密度(如一般公園為每米平方9株,綠圍籬可增為每米平方13株),以有效塑造綠籬特色。 相鄰建築外牆之璧面優先以攀爬植物為考量。 九、強化校園參與及創意特色 1. 藉由不同程度之參與式規劃設計形成共識(如圖1),提升後續維管意願。 透過課程、社團或社區活動激發親師生及社區對綠圍籬的想像。 既有設施與建築的再利用可結合創新思考再現記憶(或技藝)。 十、考量學校維護管理能力進行設計 設計應以低維護管理為重要考量。 搭配學校既有維管人員之知識與技術,維持空間使用品質。 搭配課程教學提升師生或社區的維管參與意願。 3 第二階段 轉換 落實 設計構想 規劃團隊 技術支援 政府單位 計畫補助 細部設計及施工圖說 第一階段 設計 發想 發包施工 學校 第三階段 施作 維管 工程施作 公私有設施整合、相關工作協調及民眾宣導作業 引導 發掘 施工單位技術支援 完工 納入參與作業及時程 師生參與 維護管理知識與技術教導 持續經營及維護管理 參與日常維管作業 參與日常維管作業 親師 親 社區 學生 創意發想與遠景期待 夥伴 關係 溝通協調 教育引導 課程及社團活動 交流活動 社區參與 圖1 建構北臺亮綠校顏規劃設計參與流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