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厚皮甜瓜小拱棚栽培技术
厚皮甜瓜小拱棚栽培技术摘 要:文章详述了厚皮甜瓜小拱棚的栽培技术,以供广大果农参考。
关键词:厚皮甜瓜;拱棚;质量
中图分类号:S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5-0049-02
厚皮甜瓜(洋香瓜),风味独特,含糖量高(14°~17°),外形美观,果实硕大(1~3 kg),耐贮耐运,品质优良是市场畅销的高档水果。洋香瓜生长发育中需要温暖、空气干燥、日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的环境。在栽培中要尽量满足其特性的需求,方能取得优质丰产的效果,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选地与施肥
1.1 选地
选干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透性好的砂性土地(含砂壤土)种植甜瓜。以小气候环境好、排灌方便、近年没有种过西甜瓜的地块为宜。
1.2 施肥
厚皮甜瓜生育期长,果实硕大,需肥量大。要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施腐熟农家肥45 000~60 000 kg/hm2、复合肥600 kg/hm2、硫酸钾375 kg/hm2,或施腐熟农家肥30 000 kg/hm2,腐熟饼肥1 125 kg/hm2,三元复合肥1 500 kg/hm2。宽条带施入定植沟内。
2 品种选择
选用早熟或中早熟、易坐果、适宜露地栽培的品种,如:雪蜜香露、金脆香密、娇子四号、银蒂2号等品种。
3 栽培形式
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是传统的优质厚皮甜瓜栽培地区。除采用棚室栽培外,采用小拱棚地膜双膜栽培是优先选择的栽培形式。这种形式既满足了甜瓜生育的基本需要,保障了甜瓜的质量和产量,并使其提早15~20 d成熟,又大大降低了成本。
小拱棚的棚高0.50~1.10 m,棚宽1.20~2.50 m,长10~30 m。两棚间距0.50~0.80 m。小拱棚的骨架选用2~3 m长的竹杆或竹板,间隔0.40~0.60 m插一竹杆(宽畦则两根连接成一根)。地膜选用普通聚乙烯地膜,用量33~45 kg/hm2(20~30元)。拱棚膜用聚乙烯多功能膜,用量450~600 kg/hm2,拱棚膜可使用2年,每年折旧成本220元左右。
4 提早播种、培育大苗
根据厚皮甜瓜的生育特性,要求甜瓜的果实成熟期避开7~8月降雨集中期,因而正确选择播种定植期是厚皮甜瓜栽培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在西北地区要在防止冷害的前提下尽量提早定植(断霜前15~20 d)。
4.1 播种期
西北地区3月下旬播种育苗,苗龄30~35 d,大苗(四叶一心)定植。
4.2 种植处理
用种1 050~1 500 g/hm2,用55 ℃温水烫种,冷却后浸种12 h。在28~33 ℃下催芽,经15~18 h萌动,露白即可播种。
4.3 播种
厚皮甜瓜根系易木栓化,以少伤根为宜,种子应播于营养钵(或纸袋)中,不再移植。钵规格9 cm×9 cm或10 cm×10 cm。将营养土(配方同黄瓜)装入钵中,打足底水,每个钵播一两粒种子(催芽种子播一粒),覆土1.50 cm。
4.4 苗期管理
播种后约7 d,幼苗出土。出土后立即降低苗床温度,白天温度保持25 ℃,夜间温度15 ℃。用含0.2 %代森锰锌的药土,往苗钵上撒薄薄一层,预防猝倒病。当第一真叶出现后,白天温度保持25~30 ℃,夜温18~20 ℃,阴雨天应降低2~3 ℃。苗期一般不浇水,空气湿度50 %~60 %。要擦试薄膜,并保持日照时数多于8 h。在发生猝倒病时,要拔除病株,用72.2 %普力克水剂400倍液或75 %百菌清600倍液,浇灌苗床,每平方米浇灌2~3 L。
4.5 摘心
在主蔓四五叶时作摘心处理。
4.6 炼苗
定植前一周,降低温度,适度炼苗,白天20~22 ℃,夜温15~18 ℃。
5 适时早栽,加强覆盖期管理
5.1 定植前准备
在定植前4~5 d,作高畦(高20 cm),精细整地,喷布48 %氟乐灵1 650~2 100 mL/hm2或48 %地乐胺2 250 mL/hm2,而后铺上地膜,覆盖小拱棚以提高地温。
5.2 定植
定植时要求10 cm处地温达15 ℃,旬平均气温10 ℃,棚内最低气温不低于5 ℃时,选冷尾暖头(定植后有3~4个晴天)的晴天定植,在14时前定植结束。在采用双蔓整枝时,定植行距1.80~2 m,株距0.40~0.45 m,定植12 000株/hm2。在采用单蔓整枝,交叉爬蔓时,2.50~3 m畦每畦双行,株距0.40 m,15 000~18 000株/hm2。定植深度以封穴后胚轴露出地面2 cm为宜。定植完后定植穴内浇足水。
5.3 防风与防寒
定植后要及时覆盖棚膜,用压膜线绳及时压紧棚膜,防止风刮坏。拱棚内气温低于15 ℃时,夜间要加盖草帘,防止冷寒害。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