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成因及对策.docVIP

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成因及对策.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成因及对策

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成因及对策一、前言 一般地说,农村中学生语文学习和城市学生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主要来自于环境的影响和人文的熏陶。农村学生学习之外所面对的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贫瘠的文化环境使他们除了课本知识外其他语文知识几乎一无所知。因此,要想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语文成绩,缩小城乡差距,就必须要有的放矢,在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方面很下功夫,从而打开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从阅读目的看,学生能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课外阅读能够提高语文水平、增加知识、陶冶情操;从阅读方法看,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很大问题,如无计划、没有养成作读书笔记的习惯,这些也将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质量;从阅读时间看,大多数学生能够坚持每周阅读,基本不读的只占12%,这说明他们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从阅读数量上看,一学期读10本以上的占25%,还有8%的学生一学期未看上一本书。这与《新课程标准》一学期阅读要求相距甚远。 对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的文学书目调查中发现,阅读10本以上的只占11%,阅读5本以下的占56%。全部看过的占1%;从阅读的类型看,喜欢看通俗读物(漫画、卡通、武侠小说、报纸杂志等)的人数超过文学名著的人数。而文学名著中童话的比重最大,象《春水 繁星》、《骆驼祥子》、《朝花夕拾》、《童年》,看过的人寥寥无几;从鉴赏能力的培养来看,有33%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鉴赏能力,认为有较好文学鉴赏能力的只有16%。他们中大多数人认为这种能力主要来自自己的培养而非老师的指导;从背诵古诗的数量来看,能背诵50首以上的只占20%,竟然有13%的人只能背诵10以下。与《新课程标准》要求每学生必须背诵优秀诗文120首以上,相距甚远。 三、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形成的原因 1.商品经济的冲击,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2500个公共图书馆近年的购书量每年以100万册的速度递减”,”‘‘文化沙漠’’蔓延,公共图书馆’’门庭冷落车马稀夕”。许多图书馆如今已”改头换面”,橱窗被用来出售玩具、工艺礼品、时装等。公共图书馆的”名存实亡”或由于购书资金的短缺多少年来”似曾相识”“面孔依旧”的书籍,直接影响了中学生课余、节日、假期的课外阅读。据了解,许多学生到了寒暑假,想读一些书却没条件,只好缺乏选择地频频光顾个体书屋,用租书的办法读一些武侠、言情小说,甚至去读”地下工厂”印刷出来的粗劣、低级的书刊,这种缺乏选择而导致的盲目的课外阅读又直接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甚至污染了中学生健康的灵魂。 2.应试教育的压力 虽然全国早已免试就近入学,但圈内人士心里谁都清楚实际上仍然存在重点中学间题;初中升高中同样有重点与非重点的差别;高中考大学更是千军万马同挤”独木桥”。社会评价老师的标准,在应试教育过程中就是以这个老师的学生升入大学的数字来衡量的,因而老师也不自觉地渐趋”急功近利”;学生为了能”金榜题名”,也不敢在应试教育中掉以轻心,他们在各方面的作用下,宁肯埋头于题海之中以确保自己的”命根子”不受影响,也不愿意读一些从长远利益看对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书。在应试教育的侄桔中学生很难有暇与课外书籍交朋友,学生手头的课外书籍,无外乎一些配合教材的备考资料而已!过去,读书条件远不如现在,但学生对课外阅读却如饥似渴,一张《中国青年报》你抢我夺,如今抢报夺书的现象几乎荡然无存,中学生面对不堪重负的升学压力似乎比过去理智多了,稳重多了。 3.教师、家长认识的偏差 据调查,家长对子女课外阅读,”支持的占29%,反对的15%,不管的39%,引导的18%”。许多家长即使支持也是有条件的或者说是有选择的,即”只许读与高考有关的书”。各科老师对此认识也不一致。除了语文老师和少数其他老师外,有些只许看跟自己教的学科有关的书,有些认为课外阅读无助于中考而予以反对,有些甚至认为到了初三,语文课上与不上,都不会影响学生的中考语文成绩。 4.书价的一再上涨 书价的一再上涨使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的中学生无力购书,难以满足阅读需要;同时,也使得本已因为经费紧张而连办公费都难以保证的各中学,在图书室、阅览室的建设上大多陷于瘫痪。 四、几点建议 面对应试教育下铺天盖地的题海,面对教师家长的片面认识,面对书价上涨、经费不足带来的无力购书的现实,我们认为,要改变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只有在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图书室、阅览室(“两室”)的基础上,力求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多渠道、多方法、多层次地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才有可能使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1.建立健全”两室”,创造阅读环境 学校作为特殊的育人之地,应责无旁贷地将”两室”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