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料栽培糙皮侧耳配方及品种筛选.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代料栽培糙皮侧耳配方及品种筛选

代料栽培糙皮侧耳配方及品种筛选以玉米秆、玉米芯、麦草等为主要原料进行7个配方10个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品种筛选试验,以袋出菇产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依次为B2(棉籽壳40%+木屑20%+玉米秆30%)、B3(棉籽壳21%+木屑9%+玉米秆60%)、B6(玉米芯90%)、B7(麦草90%)、B5(木屑30%+玉米秆60%)、B4(玉米秆90%);以生物学效率进行评价,首选配方为B3,次之为B4、B7、B6、B2、B5。供试菌种产量排序结果表明: A10( 5902)高产性状明显,次之为A2(新8)、A1(农平10号)、A9(优88)和A8(新科170);综合产量和生物形态学表现,秸秆代料栽培适宜品种为A10、 A2、A1、A9、A5(黑平王)、和A7(原生2号),其中,玉米 秆配方(B4、B3、B2)适宜栽培品种为A10、 A2、A9、A1,玉米芯配方(B6)适宜品种为A10、 A5和A7;麦草配方 B7适宜品种为A10、A6(黑优抗)、A2和A1。最佳秸秆配方与品种组合为:(A10-B2)、(A10-B3)和 (A2-B2)。 糙皮侧耳; 培养料配方; 产量; 生物学效率 我国的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规模约为5950万吨[1]。其中,水稻、玉米和麦草秸秆占秸秆资源总量的76.1 %[2]。根据中国农业网公布的数据,玉米秆资源的利用情况是:15%~20%用于青储和饲料,30%用于作生活燃料,50%未被利用,直接还田。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生产原料资源日趋匮乏,以秸秆为主要原材料栽培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3]、以玉米杆为主要原料栽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4]等已有报道,本文中笔者探索和总结了秸秆等栽培侧耳配方和适宜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 供试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品种10个:A1(农平10号)、 A2(新8)分别引自华中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均由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复壮选育;A3(黑优150)、A4(春秋009)、A5 (黑平王)、A6(黑优抗)、A7(原生2号)、A8(新科170)、A9(优88)、A10(5902)均引自江苏省高邮市科学食用菌研究所。 1.2培养基质来源及配方 玉米秆选用西安市长安区杜曲农户秋收后晒干秸秆,用玉米秆拉丝揉碎机将其粉碎至1 cm×0.1 cm丝状;玉米芯和麦草购自西安市菇农处,玉米芯粉碎至直径小于0.5 cm;麦草粉碎至长度小于1.5 cm; 棉籽壳、木屑、麸皮从西安市长安区菇农处购买。培养料配方见表1。 各配方含辅料10%:5%麸皮,2%石灰,2%生石膏,0.5%糖, 0.3%尿素,0.2 %硫酸镁 Substrates also contained: 5% wheat bran,2% lime, 2% gypsum, 0.5% sucrose, 0.3% urea, 0.2% Mg 2SO 4 母种培养基配方:葡萄糖20 g, 淀粉10 g, 牛肉膏3 g,蛋白胨2 g,磷酸二氢钾1.5 g,硫酸镁0.5 g,维生素B 12片,琼脂20 g,水1100 mL。 原种培养基配方:棉籽壳65%,麦粒30%,石灰2%,石膏2%,磷酸二氢钾0.5%,糖0.3%,硫酸镁0.2%。 1.3培养料配制 10月中旬拌料,培养料主料在拌料前1 d,用水先行浸泡3~4 h,再取出堆放备用。拌料时,先将麸皮、石膏粉撒入主料搅拌均匀,再将石灰、糖、尿素、硫酸镁溶于水中均匀泼入料中,培养料含水量大约为62%~65%。 1.4菌种制备 引进或复壮选育的供试母种菌种,采用斜面试管母种培养基扩繁成一级种。斜面试管菌种长满后,选用13 cm×24 cm×0.045 cm规格聚丙烯菌种袋,以原种培养基扩繁成二级种,二级种长满后直接用于接种出菇栽培袋。 1.5装料 料袋选用聚乙烯塑料筒,规格为20 cm× 43 cm×0.02 cm, 边装料边按压,料装至距两头袋口10 cm处,料高均为23 cm,B1~B7干料重量分别为每袋082、072、058、049、056、 057、053 kg; 用细绳适度扎紧袋口。每个品种每个配方10袋,共700袋。 1.6灭菌、接种、发菌 培养料灭菌采用常压蒸汽法,在4 m3容积灭菌锅内平行垒放700料袋,温度达到100 ℃后灭菌18 h。待温度降至常温,移入接种室, 两头接种,之后套颈圈,用灭过菌的双层书报纸封口,每袋菌种(原种)接15个栽培袋。接种后及时移入发菌室,室内散射光条件下培养,温度为18~ 22 ℃,空气相对湿度为55%~75%,室内保持良好通风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