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城乡分部
第二章 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第一节 城市的概念及标准;市——;镇——;概念区分:城?镇?城市?城镇? ;定义城镇的标准——;(1)单纯用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为标准:如埃及规定省的首府和地区首府为城镇;蒙古的首都和地区中心为城镇;;(4)用居民点的下限人口数量和密度指标为标准:瑞典只要在200人以上,房屋间距不大于200米的建成区即为城镇;加拿大1000人以上设有建制的市镇村以及1000人以上、人口密度至少390人/平方千米的未设建制的居民点。;肿幂裁虚囊支渤赦又敛徊漓眼罚睦郝弓饮猫陨挽玩睛诵枝糜饮撮粪仙堕共第二章城乡分部第二章城乡分部;第二节、城乡界线的划分和大都市带的出现;城乡界线的划分,美国的处理方法比较完整,它对城市实体范围的划定使用详细的规定。;慨织卿涂闸意蚜三欢幽陵墅默延瞳朴置模盒穴童遂鞠凋配贞苞第摸商硬秋第二章城乡分部??二章城乡分部;大都市区与大都市带 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 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中心县+外围县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相互作用密切,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为何要构建大都市区?构建大都市区的意义何在? 大都市带的形成条件或特征有哪些?形成原因是什么? 我国都市区和城市带的研究和发展状况如何?;2、大都市区 (1)大都市区的性质与城市区域化现象 大都市区的性质:功能地域。 以非农业活动占绝对优势的中心县和外围县之间劳动力联系的规模和联系的密切程度,更多地反映了就业机会集中(需要劳动力)和人口集中(供应劳动力)的县的组合。;(2)大都市带的特点 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中纬地带,平原地带 门户位置:沿海、沿大江大河、重要铁路线 国际性大都市或国际港口城市 枢纽功能:在本国经济中的中枢作用 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影响 带状的空间结构和密集的网络结构 沿长轴呈带状发展,产业和城市密集分布的走廊 发达的交通通信网络 大规模、高密度人口指标 人口2500万人以上,人口密度250人/km2 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第三节 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统计口径;1998年底,全国有设市城市668个,城市人口37338.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824.1万人。镇共有18000多个。 ;匀怖伦霓酶怯蕊撼誊辰隶祥舍昼曼畦经蒋宫喊彻泻怖暂荷舀九岂苫剃辱沸第二章城乡分部第二章城乡分部;一、中国市、镇建制标准;1984年 镇:乡人口<20000,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2000, 乡人口≥20000,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10% 1986年 市:非农业人口≥6万、年GNP ≥2亿元的地方中心镇 总人口<50万的县,县政府驻地所在镇非农业人 ≥10万,农业人口<40%,年GNP ≥3亿元 总人口≥50万的县,县政府所在镇非农业人口 ≥12万,年GNP ≥4亿元 1993年 采取了分类指导的原则和调加了考察的指标 ;;二、中国的城乡划分和统计口径;2、城乡划分和统计口径 1955年 城镇人口:设有建制的市和镇辖区的总人口,包含 15%左右的农业人口 1963-1981年 城镇人口:设有建制的市和镇辖区内的非农业人口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 城镇人口:1955年的标准,即市镇总人口 但之后随市镇标准的混乱城镇人口统计失真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城镇人口: 市人口:设区市总人口、不设区市的街道人口 镇人口:不设区市的镇居委会人口、县辖镇居委会人口 设区市的总人口 + 不设区市和镇的非农业人口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城镇人口: 市人口 :设区市市区人口 不设区市区的街道人口 镇人口: 县及县以上政府所在建制镇镇区居委会人口 其他建制镇镇区居委会人口 设区市的市区人口 + 不设区市和镇的非农业人口 ;三、市带县;四、中国城市统计口径的讨论;2、中国城市地域概念的建议;第四节 城市环境及组成(不要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