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_寒冷天气过程.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_寒冷天气过程

第六章 寒潮天气过程;要点; ;寒潮的标准:;单站冷空气强度标准;二、源地和路径;;新地岛;3 冷空气入侵我国的路径(4条)(1)西北路(中路) 天气:在长江以北以偏北大风和降温为主,到江南以后,则因南支锋区波动活跃可能发展伴有雨雪天气。;(2)东路 ;(3)?西路 天气:降温幅度不大,不过当南支锋区波动与北支锋区波动同位相而叠加时,亦可造成明显的降温。;(4)东路加西路 东路冷空气从河套下游南下,西路冷空气从青海东南下,两股冷空气常在黄土高原东侧,黄河、长江之间汇合,汇合时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接着两股冷空气合并南下,出现大风和明显降温。;一、极涡 1 定义:北半球冬季极区对流层中上层500hPa上的绕极区气旋式涡旋,称为极涡。 它是大规模极寒冷空气的象征,地面为浅薄冷高压,700hPa转为低压环流;2 极涡的活动范围和维持时间 极涡中心出现频数最多且最集中的地区是以极地为中心向亚洲北部新地岛以东的喀拉海、太梅尔半岛和中西伯利亚伸展,另一端则伸向北美洲的加拿大东部。 极涡活动平均持续天数超过5天。 3 极涡的移动路径 ①经向性运动 ②纬向性运动 ③转游性运动;极涡的分类(依据100hPa环流) ①绕极型:北半球只有一个极涡中心,位于80°N以北的极点附近的环流称为绕极型。 ②偏心型:北半球只有一个极涡,中心位于80°N以南,整个半球呈不对称的单波型,有位于西伯利亚东部到阿拉斯加暖脊,欧亚大陆高纬度为一个椭圆型冷涡。 ;③偶极型:极涡分裂为两个中心,分别位于 亚洲北部和加拿大,整个北半球高纬环流呈典型双波绕极。 ④多极型:北半球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极涡中心,整个北半球形成三波绕极分布,波槽的位置与冬季平均大槽位置接近。;极涡对我国寒潮天气的指示意义 只有极涡分裂变形,才有利于寒潮冷空气的形成;二、极地高压 定义: ①500hPa图上有完整的反气旋环流,能分析出不少于一根闭合等高线; ②有相当范围的单独的暖中心与位势高度场配合; ③暖性高压主体在70°N以北; ④高压维持三天以上。 ; 2 极地高压的形成 由中高纬度的阻塞高压进入极地而形成,与中、高纬阻塞形势的建立过程类似。; 极地高压的天气意义 由于中高纬阻高形成并加强,进入极地并维持而使极涡分裂变形,有利于寒潮冷空气形成 而中高纬阻高进入极地是由于极地高压向南衰退,与西风带长波脊叠加造成(正变高叠加使脊加强,利于阻高形成)。;三、寒潮地面高压 含义:寒潮全过程中冷锋后地面高压,多数属于热力不对称系统,高压前部有强冷平流;后部则为暖平流,中心区温度平流趋于零,少数高压始终为冷性。 可表示冷空气强弱,中心移动路径可作为冷空气的移动路径。 注意:寒潮地面高压与阻塞高压的区别 ;四、寒潮冷锋 在寒潮地面高压的前缘都有一条强度较强的冷锋作为寒潮的前锋,它随高度向冷空气一侧倾斜,在高空等压面上对应有很强的锋区,锋区结构上宽下窄在300hPa及以下各等压面上均有明显的冷槽和锋区 移动路径 引导气流和引导槽;§6.3 寒潮天气过程;1 .含义:寒潮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在一定环流形势下向南爆发的现象,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 其整个生命史中,往往与半球范围的超长波、长波活动有密切关系,有在这些不同尺度系统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阶段性特点,构成中期过程。 中期过程是寒潮爆发前的大的环流背景。;2 .中期天气过程的分类 a.?????? 倒“?”流型(占全国性寒潮70~80%) b.?????? 极涡偏心型 c.?????? 大型槽脊东移型;倒Ω流型演变特征(三个阶段) a. 初始阶段:两个大洋北部脊向极地发展,极涡一分为二,分别移到东、西两半球,(或极涡偏于东半球),则东半球为两个大洋脊挟持一个大极涡,形成大倒Ω流型;显追哦蒂唐纲颤卸赡峙姨迢卿瞳炯荷写衡嘉揭芯几权贷臭埃勉犊穴暑蘑溉第6章_寒冷天气过程第6章_寒冷天气过程;;c.? 爆发阶段:中纬度长波急速发展,或横槽转竖、或横槽南压,引导冷空气侵袭我国。最后东亚大槽加深重建,过程结束 整个寒潮中期天气过程,由两个大洋暖高压脊发展——寒潮爆发——东亚大槽重建,一般为期2-3周。;;二 、两个大洋中暖脊在中期天气过程中的作用 东亚倒Ω流型的建立主要是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两个地区有高压脊向极区发展,并在北冰洋形成反气旋打通而形成。 预报员常把乌拉尔山的高压脊作为预报寒潮和强冷空气的关键系统。 综上所述,寒潮中期预报的关键系统应是两个大洋上的暖性高压脊。;1 乌拉尔山高压脊的发展过程分为 三类: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