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 (3).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 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长幼有序,怜贫恤寡,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等)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明理学可取的一面: ①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②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宋明理学不可取的一面: ①尊卑等级观念; ②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 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赏花》 二程、朱子、阳明与友游园,时春风和煦,百花怒放。 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 二程说:“天生的。” 朱子说:“对,天生的。” 阳明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百花才是 美丽的。” 世界本原 同: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异: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 A、统治者反对儒学 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C、佛教占统治地位 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映了: A、儒学的兴盛 B、三教并立的局面形成 C、宗教的盛行 D、儒学发展面临的危机 3、下图为《三教图》其中三教是指: ①道教 ②儒教 ③佛教 ④伊斯兰教 ⑤基督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 请饱览书院的风彩神韵 惊叹书院今朝风彩依然 。感慨古韵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宋楚瑜和台湾同胞赞叹书院文化的魅力 宋楚瑜在参观后发表的感言中说:今天楚瑜很荣幸到仰慕已久的岳麓书院来一了心愿,瞻仰前贤,同时不仅能通古今之辩,也希望能够给楚瑜一个读书人的基本鼓励,那就是“读书通万卷”的道理不仅是神交古人,更重要是能够胸怀天下。 留下的古代书院早已失去它原有的直接的思想传播功能,只能成为后人精神瞻仰的指引性符号。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古典文化的余音。 春秋至秦汉儒家思想发展: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遭到打击 →汉初,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 为何会? 怎么会? ▲政治需要 ▲思想优势 ▲政策推动 ▲孔子 ▲孟子、荀子 ▲推行法家,焚书坑儒 ▲推行道家,无为而治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董仲舒 应运而生 蔚然大宗 春秋 演变线索 魏晋南北朝 正统思想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秦朝 战国 面临挑战 一、 理学出现的背景 ——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三教图 (清)丁云鹏 课堂探究 为什么汉末以后,儒学面临困境?为摆脱困境唐、宋士大夫做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 (1)东汉末年,儒学权威性削弱 王朝的短暂与分裂,使得人们饱经战乱之苦,从而逐渐对所谓的“君臣”秩序失去信心,转而求神拜佛、炼丹成仙,以求精神解脱,来世幸福. (2)魏晋时期新思潮流行: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 白马寺 龙门石窟 东汉时期,明帝遣使西域拜求佛法,为铭记佛教传入之功,修建了白马寺。与孤零零的白马相比,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的气魄已大不相同,历经几百年营建,石窟佛像达到十万多尊。气势恢弘的龙门石窟可以说是魏晋时期佛教盛行的写照和缩影。 佛教传入和佛教盛行 背景:儒学的困境和儒学复兴运动 江 南 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 宗教的兴盛 背景:儒学的困境和儒学复兴运动 道教在民间传播 福建泉州老君岩 道教圣地武当山 在外来佛教传入的同时,在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也在东汉时期形成。 东汉末年,神仙方士之说、阴阳五行之学与道家学说的某些部分杂揉起来,形成了道教。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