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编 担保法总则 第 2 页 第 一 章 担 保 法 概 论 第一节 担保法的概念 何谓担保法 ?担保是一项民事法律制度, 义上的担保法是 指调整担保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狭义上 的担保则是指立法机 关制定并颁布施行的专 门的担保法律规范 ,例如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担保法》 (以下简称担保法 )。对 “担保”一词, 《辞海》解释 为 “法律用词 。根据合 同或当事人 的约定 ,债务人 以财物或信用 保证债务履行的一种手段 。” 《法学辞源》解释为 “在 民事诉讼 中,指 以确保债权清偿为 目的保证行为 。……在刑事诉讼 中,指 提供一定 的保证而 由司法机关将被关押 的刑事被告人释放或将其 取保候审 、保外就医的行为 。”可见 ,担保是一种行为 、一种承 诺 。从法律意义上讲 ,简言之 ,担保是指对某种事项即某一法律 义务的履行或责任承担所做出的保证 。 担保作为一种 民事法律关系 ,它是为保证债务 的履行及债权 的实现 ,在人 的信用或某项特定财产上所设定的法律关系 ,它是 为保障债权人 的利益而 由国家制定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债 的担 保 ,包括人 的担保和物 的担保 。所谓人 的担保 ,是指 以人 的信誉 和资产为他人 的债务所提供 的担保 ,主要方式表现为保证 ;所谓 物 的担保 ,是指 以某项特定财产为他人或 自己的债务所提供 的担 第 3 页 保 ,主要方式表现为设定抵押 、质押和 留置 。本书所称 的担保 , 仅是指债 的特别担保 ,不包括债 的一般担保 即债 的保全 (债务人 必须 以其所有 的全部财产作为履行债务 的总担保 ) 。我 国 《担保 法》上所称 的担保 ,亦是仅指债 的特别担保而言的。 担保法是 民事法律 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调整对象是担保法律 关系 。用专 门的担保法规范担保人 的担保行为 ,确保债权人债权 的实现 ,保证交 易安全 ,促进信贷融通和商 品流通 ,保护 当事人 合法权益和信贷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最终达 到维护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有序运行和促进其发展与完善 。 我 国 《担保法》的法源 ,主要来 自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民法通则》及其他 民事法律 《民法通则 》是 民事 的基本法 ,其 中有关担保 的法律规定 , 不仅是担保法 的重要法源 ,而且还是制定其他担保法律规范 的依 据。我国 《合同法》、 《海商法》、 《票据法》等民事法律中有关担 保 的法律规定 ,也是我 国担保法 的一大法源 第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我 国 《担保法》是 年 月 日八届全 国人大常务委 员 会第十 四次会议通过 ,并于 同年 月 日开始施行 的。该法是 一部专 门调整担保关系 的民事法律 ,因而是我 国担保法最主要 的 法源 。我 国 《担保法 》共设 个专 章 ,共 条 。 《担 保法 》和 《民法通则》是特别法与普通法 的关系 ,在处理涉及担保 问题 时 应优先适用 《担保法》。 第三 ,行政法规中有关担保 的规定。 在我 国,国务 院和有关部 、委制定 的行政法规和规章 中,有 关担保关系 的规定也是担保法 的法源之一 。但效力低于法律 ,且 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第四,最高人 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 第 4 页 最高人 民法院有权对执行法律作 出司法解释 ,对各级法院都 有约束力 ,应当遵循 。因而 ,其 中有关担保 问题 的司法解释 ,也 是我 国担保法 的一个法源 。 第五,地方性法规中有关担保的规定。 省级人大常委会等有法定职权 的制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