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断句》zjq
(一)考点过目 文言文断句最高境界 (二)掌握规律 ■找词语: ●找言词 ●找名词(代词) ●找虚词 需要注意: 1.文言文中的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2.主语省略(瞻前顾后,承前蒙后)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谓魏王曰 【找虚词】 【句首】①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 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③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 【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句中】“以、于、为、而、则、也、者”等连词助词 【固定句式】 (二)掌握规律 ■找词语:●找言词 ●找名词(代词) ●找虚词 (三)灵活运用 曰/师曰/弟子云者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于是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申公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四)一断再断——无往而不胜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宋弘传》) 2、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李斯《谏逐客书》) 参考答案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1、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问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吕氏春秋·孟春纪》) (注:令,邑的行政长官。尉,朝廷的军官) 参考答案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问: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五)巩固战果 坚持“一断再断”方针: “一断”:先通读,整体感知,借用标志,能断先断; “再断”:通观文意,理性分析,瞻前顾后,“一刀两断”。 赠送:断句锦囊三字经 明大意,读文段;前后看,易到难。 找标志,助分辨:定主宾,意完整; 察对话,曰云言;据虚词,分界限; 排与偶,好条件;顶针式,中间断; 固定式,莫拆散;特殊句,须分辨。 断后读,细检验。打基础,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多诵读,常实践。 * * * * * * 文言文断句复习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功。 《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的第3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 试题形式: (1)用“/”断开; (2)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文或部分断句。 07—12年浙江省高考,6年考5年,分值3分。 掌握规律,灵活运用, 才能无往而不胜。 (二)掌握规律 A 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傲物则骨肉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全部单元检测题.pdf VIP
- 土方外运施工方案.docx VIP
- 基层煤矿党支部书记个人工作总结.docx VIP
- 保安员资格考试100题(含答案).pdf VIP
- 基坑支护内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docx VIP
- 必威体育精装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游戏》课件(整套)教学PPT(2024年秋-新教材).pptx VIP
- 必威体育精装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游戏》教学课件(整套)PPT(2024秋-新教材).pptx VIP
- GBT6058-2005 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制备和内压试验方法.pdf
- GB╱T 23711.1-2009 氟塑料衬里压力容器电火花试验方法.pdf
- 7m焦炉推焦车的结构特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