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讲 先秦诸子散文
第四讲 先秦诸子散文 一、概说 (一)诸子散文勃兴的原因 1、社会阶层结构剧变、士阶层整体崛起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 史墨(对赵简子)说:“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杜预注:三后,虞、夏、商。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左传·昭公三十二年》510B.C.) 经济形态---社会结构---观念形态---经济体制---政治制度 交相影响、联动共变 @手工业、商业领域及军政领域的变迁也应关注 (春秋时期)军队全由贵族子弟所编组,平民没有从军作战的资格。 … …一到战国时代,情形又大变。贵族军队解体,平民军队代兴。平民普遍参加军役,因而有立军功而获高官厚禄变成新地主新贵人的。而平民学者之兴起,更为当时社会一绝大变迁。那些平民学者,代替贵族阶级掌握了学术文化知识上的权威地位。战国时代各国一切武职文职,上及首相统帅的崇高地位,几乎全落到这辈新兴的平民学者所谓士的手里… …(钱穆《国史新论》P9) 2、各国力行变法、任贤举能、秉纲施政 春秋之后,周室卑微,诸侯强盛,交相攻伐,故总谓之战国。(唐·颜师古《汉书注》) 社会政治波诡云谲、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各国力行变法,任贤举能;以求雄霸 秦国: 秦孝公 即位后发求贤诏令 征“能出奇计”者 商鞅 依据李悝《法经》,倡导“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辅秦两度变法: (1)轻罪重刑、以刑去刑;废除世卿世禄,依(二十等)军功授田宅;奖励垦荒、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焚烧儒家经典、禁止请托求官 (2)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力行简政(并乡、邑、聚等为县);迁都咸阳,以求东进;统一度量衡;按户、口征军赋,刺激小农经济发展。 “商鞅变法是各国变法中最全面最彻底最有成效的,秦国从此富强,奠定了此后秦统一全国的基础。”(樊树志《国史概要》P61) 3、私学勃兴、百家争鸣、政治昌明、群星灿烂 (1)官学陵夷、私学勃兴、聚徒讲学、开宗立派 (2)策士四驰、论理辩难、游说诸侯、秉国施政 商鞅 (由家臣而至大良造) 苏秦、 张仪、孟子(齐宣王上卿、车数十乘随从数百人)一介布衣VS秉国权臣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一介布衣学者发表一番意见,可以影响一国之命运,使后世知识分子可望而不可及。无怪乎战国一代最为后世文人学士所津津乐道。明白了这一点,便可了解中国知识分子何以始终不走西方那种自然科学道路,何以总看不起天文历算医药音乐这一类知识,以为是雕虫小技,不肯潜心研究,因为他们有更大的追求——治国平天下。”(樊树志《国史概要》P63-4) (3)政治昌明、政策宽容、兼容并蓄、群星灿烂 《史记·苏秦列传》:“齐地方二千馀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临菑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不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於远县,而临菑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临菑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菑之涂,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临淄城当时为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周五十里,有十三门) 稷下学宫:决策咨询、舆论先行 (二)诸子散文的发展阶段 1、《论语》《墨子》: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在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春秋中期) 2、《孟子》《庄子》:前者由语录体逐渐发展为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则逐渐过渡为专题议论文。(战国中期) 3、《荀子》《韩非子》:均已发展到议论文的高级阶段。(战国后期) (三)诸子概说 1、诸子分类 六家:儒、墨、道、法、名、阴阳。(西汉·司马谈) 十家:儒、墨、道、法、名、阴阳、农、纵横、杂、小说。 (西汉·刘歆) 百家:儒家53、道家37、阴阳家21、法家10、名家7、墨家6、纵横家12、杂家20、农家9、小说家15(《汉书 ·艺文志》共190家) @儒、墨、道、法影响甚巨 2、诸子源流、思想简介(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诸子者,入道见志之书。…至鬻熊(楚国祖先)知道,而文王咨询;余文遗事,录为《鬻子》。子自肇始,莫先于兹。及伯阳(指老子)识礼,而仲尼访问;爰序《道德》,以冠百氏。 …逮及七国力政,俊乂(yì )蜂起。孟何膺儒以磬折,庄周述道以翱翔,墨翟执俭确之教,尹文课名实之符,野老治国于地利,驺子养政于天文,申、商刀锯以制理,鬼谷唇吻以策勋,尸佼兼总于杂术,青史曲缀以街谈。承流而枝附者,不可胜算;并飞辩以驰术,餍禄而余荣矣。暨于暴秦烈火,势炎昆冈;而烟燎之毒,不及《诸子》。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 儒家: 孔子:正名、仁义、忠恕、知命 孟子: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