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探源备课分析(邵凤仙).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明探源备课分析(邵凤仙)

◆四、清教学疑难 通过图片分析使学生理解: 农业聚落出现在新石器时代; 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过定居生活 。 会建筑房屋,建立了村落; ◆四、清教学疑难 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 难点:早期文明产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 突破策略:利用地图,读图合作探究。 ◆三、拓教学思路 拓展提升,巩固知识 读图合作探究(一) 从纬度和温度带角度描述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的共同特征?试分析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形成的有利自然环境条件有哪些? ◆四、清教学疑难 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 难点:阶级分化的原因和表现。 突破策略:通过补充史料,让学生读懂史料,从而分析问题,得出阶级分化的原因和表现。 “龙山文化时期蛋壳黑陶杯,多在墓中发现,但并非在普通规格的墓葬内发掘出土,而是出自较大型的墓葬。在墓中也往往是单独摆放,不与其他的随葬物品混杂,可见其地位显要。蛋壳黑陶杯的造型一般都是头重脚轻,器壁超薄易碎。因此推断这类器物不可能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应是龙山文化时期富贵人家享用的随葬礼器,而且极可能是一种显示尊贵身份的礼器……” ——《半岛晨报》 思考:蛋壳黑陶杯哪些人能享用? 这说明了什么? 阅读书本P110内容,找出阶级分化的原因和表现。 猜一猜:它是用来干什么的? 器形分为三部分,上面是一个敞口的小杯;中间是透雕中空的柄腹;下面是覆盆状底座,由一根细长管连成统一的整体。 “黑如漆,亮如镜 薄如纸,硬如瓷” 还有哪些史实可以说明这种变化? 玉琮 良渚出土的三叉形玉器 ◆四、清教学疑难 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录下来的》 难点:表示历史时段常用词汇的辨析和使用。 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区别和运用 突破策略: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学以致用。 学画年代尺 公元1年 3年 100年 101年 前2年 前100年 前101年 1、某人生活在公元前101年,请问他生活在公元前几世纪? 2、某人出生于公元3年,卒于公元100年,请问他活了多少年? 3、某人出生于公元前80年,卒于公元3年,请问他活了多少年?他存在的世纪? 前80年 充分利用资料可读性的特点,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归纳,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尽可能多制造参与机会让学生动起来,在快乐、和谐、富有成就感的教学激励中学习。 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采用小组探究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相关书籍网站介绍: 1、《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2、《世界文明史》(美)菲利普·李·拉尔夫 3、《人类文明的历程》何顺果著 4、《中国古代史》朱绍侯主编 5、《世界史》(六卷本)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6、《上一次文明》雷升著 充分利用资料可读性的特点,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归纳,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尽可能多制造参与机会让学生动起来,在快乐、和谐、富有成就感的教学激励中学习。 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采用小组探究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相关书籍网站介绍: 7、张忠培.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文明 8、中国国学网/ 9、寰宇地理(即国家地理) / ◆六、校作业评价 作业本的优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 每一课时都有填空题和选择题进行基础知识巩固。 2、拓展提升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六、校作业评价 例:第八单元复习第13题。P92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大河附近灌溉方便,土壤肥沃,便于发展农业,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理解区域文明的诞生离不开自然区域环境的特点。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 ◆六、校作业评价 作业本有待改进之处: 1、内容太多,有待精简。 ①填空题太多,思维含量低。知识的巩固不在于死记硬背,而是理解应用。 ②与教材思考题有重复之处。 例: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第二课时拓展提升第2题P78。 ◆六、校作业评价 ◆六、校作业评价 建议:两个题目可以进行整合,如果上课时已经完成教材思考题,作业本上的题目可以不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六、校作业评价 ③个别题目设计没有意义 例:第3课《中华文明的曙光》第一课时拓展提升第1题P84。更多考察的是七下第五、六单元自然地理的知识。 * 21世纪教育网经纬社会思品工作室制作 LOGO LOGO 《历史与社会》(七下) 新教材备课活动 第八单元《文明探源》 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 邵凤仙 主要内容 清教学疑难 4. 拓教学思路 3. 析学习目标 2. 1.明课标要求 校作业性价 6. 学科相关书籍网站 5. ◆一、明课标要求  2011版课标 《历史与社会》总架构: 主题一 生活的时空 (七年级) 主题二 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八年级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