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基于上海市80后微观调查样本的实证分析.pdfVIP

轨道交通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基于上海市80后微观调查样本的实证分析.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轨道交通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基于上海市80后微观调查样本的实证分析

第36 卷第5 期 地 理 研 究 Vol.36, No.5 2017 年5 月 GEOGRAPHICAL RESEARCH May, 2017 轨道交通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 ——基于上海市80 后微观调查样本的实证分析 1,2 3 1,2 1,2 李 琬 ,但 波 ,孙斌栋 ,朱 盼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 200062 ;2.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上海 200062 ;3. 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成都 610225) 摘要:评估轨道交通绩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考察轨道交通可达性的提高能否促进居民交通行 为转变,尤其是减轻对小汽车的依赖。目前的研究结论不尽一致,且研究中存在的自选择问题 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基于2013 年上海市80 后群体的微观调查数据,分析轨道交通可达性 对城市居民交通方式选择(小汽车购买和使用以及轨道交通使用)的影响,并利用样本的异质 性来克服轨道交通可达性与交通行为之间的自选择。研究发现:居民居住区周边轨道交通可 达性的提高,确实能够显著地降低家庭小汽车的拥有概率,并提高乘坐地铁通勤的可能性;但 不能找到轨道交通可达性的提高会减少小汽车使用的证据。 关键词:轨道交通;出行方式选择;小汽车;自选择;上海市 DOI: 10.11821/dlyj201705011 1 引言 近年来,中国汽车拥有量呈井喷式增长。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 (2011 )》和 《中国 统计年鉴 (2015 )》,2010-2014 年民用汽车拥有量从7801.83 万辆上升到14598.11万辆, 增加了87.12%。根据上海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 (/st2010/shanghai/ sh_zhengwudt/201510/ 1895639.html),2014 年上海市实有小客车总量近320 万 辆,较2009 年增加约一倍,且潜在拥车需求依然强烈。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的后果之一 就是城市交通拥堵愈演愈烈,环境污染也益发严重,这些问题已成为困扰中国大城市可 [1,2] 持续发展的普遍难题 。与此同时,轨道交通建设在中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地铁的重 要性日渐凸显。2010-2015 年,中国有轨道交通运行的城市由16增加到27 个,站点达 2154 座,运营总里程达3521 km 。根据新浪上海网 (/news/g/2016-01- 02/detail-ifxncyar6176840.shtml)统计,截至2015 年底,上海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最长达 617 km ,站点最多达366 座。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提高轨道交通的可达性,引导居民由小 汽车转向轨道交通出行,进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与减轻空气污染。其基本逻辑在于:良 好的轨道交通可达性能促使居民更多地选择地铁出行,从而降低购买和使用小汽车的可 收稿日期:2016-10-21; 修订日期:2017-02-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16JJD790012 );上海哲学 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2014BCK003 ) 作者简介:李琬 (1990- ),女,河南周口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与区域空间结构。 E-mail: lw 1436@163.com 通讯作者:孙斌栋 (1970- ),男,河北阜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区域经济。 E-mail: bdsun@ 945-956 页 946 地 理 研 究 36 卷 能性,产生交通转移效应。交通转移最大的优点在于,出行者可以主动选择更为绿色低 碳的轨道交通,这种转移不像限购、限牌、限行、限号等 “大棒型”交通管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