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株纤维素分解真菌的分子鉴定
江苏农业科学 2013年第41卷第 8期 一 5l一
王 璐,张海红,杨 柳,等.3株纤维素分解真菌的分子鉴定[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8):51—53
3株纤维素分解真菌的分子鉴定
王 璐 ,张海红,杨 柳,温洪宇,王文娜
(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通过对 3株纤维素分解真菌XWSFJJ1、XWSFJJ2和XWSFJJ3的ITS+5.8SrDNA区的克隆与测序,获得长度
分别为569、599、590bp的有效基因片段 ,以及在NCBI的GenBank数据库中BLAST获得亲缘关系较近的模式菌株 ,最
后采用MEGA4.0软件构建分子发育树,研究3株菌的分类学地位。结果表明真菌XWSFJJ1和XWSFJJ2属于曲霉属
(却 e llus),分别与萨 氏曲霉 (Aspergillussydowii)和塔宾 曲霉 (AspergiUustubingens~)的亲缘关系最近,命名为
AspergiUussydowiiXWSFJJ1和AspergillustubingensisXWSFJJ2;真菌 XWSFJJ3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与PeniciUium
oxalicum亲缘关系最近,命名为PenicilliumoxalicumXWSFJJ3。上述结果显示ITS+5.8SrDNA区序列可应用于真菌的
快速分类鉴定。
关键词:纤维素分解菌;ITS+5.8SrDNA区;分子鉴定
中图分类号:S18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3)08—0051—02
纤维素作为一类多糖类物质,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其 馏水 1000mL。121℃灭菌20min。
中农业生产中的麦秸、玉米秸秆、高粱秸秆与稻草等都含有丰 1.3 菌株 ITS+5.8SrDNA区的扩增
富的纤维素。针对现在农村中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现状 ,如 挑取PDA培养基上生长的菌丝 ,采用总基因组提取试剂
何采用生物技术将纤维素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值得人们认真 盒提取XWSFJJ1、XWSFJJ2和XWSFJJ3的总基因组。分别以
思考。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大量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物 3株菌的总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 ITS +5.8SrDNA区序
种,如细菌…、放线菌 与真菌 。利用微生物分解纤维素 列,引物 ITS1序列为:5 一TCCGTAGGTGAACCTGCGG一3,
具有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为纤维素的资源化提供了新 引物 ITs4序列为:5一TCCTCCGCTFATrGATATGC一3“。
途径 J。真菌是分解纤维素的主要微生物类群 ,前人对能够 PCR反应条件: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5℃退火
分解纤维素的真菌进行了大量的筛选分离工作 ,也对分解纤 30s,72℃延伸 1rain,循环 35次;72℃延伸 10min,4℃
维素的相关酶类的催化活性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针 保存。
对分解纤维素真菌的物种鉴定工作依然繁重,如何采用快速 1.4 PCR扩增产物胶回收与克隆
准确的方法对所分离真菌进行鉴定 ,成为了研究人员面临的 通过DNA胶回收试剂盒 (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难题 。 从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回收目的DNA片段 ,与pMD18一T载体
随着国际基因数据库的逐渐完善,使得人们利用生物信 连接,转化大肠杆菌 DH5a感受态细胞,涂布平板培养过夜后
息学技术对未知真菌进行鉴定成为可能。真菌作为一类真核 挑取白色菌落于放有5mLLB的试管中,37℃摇床培养5h
生物,其基 因组 中编码核糖体的基 因包括 了28SrDNA、 后 PCR检测。
5SrDNA、18SrDNA 和 5.8SrDNA4种,其 中18SrDNA、 1.5 测序与序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0-2012年我国专科护理技能书籍分析.pdf
- 2000年220 kV及以上系统线路保护运行情况与分析.pdf
- 2001-2002年国外酚醛树脂及塑料工业进展.pdf
- 2001年无机盐工业总索引.pdf
- 2002—2011年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趋势文献分析.pdf
- 2002年《武汉工业学院学报》论文、引文统计分析.pdf
- 2002-2005年上海市15~44岁青年人肺癌发病的时间趋势、现况及生存期分析.pdf
- 2001-2011年我国少儿图书馆研究分析——以共词分析为方法.pdf
- 2002年工业结构调整重点及政策措施.pdf
- 2002年西北工业大学有11篇第一作者论文得《工程索引(EI)》年刊收录在24行以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