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寄生虫学第十三讲(疟原虫)题库.pptVIP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恶性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疟原虫的孢子生殖过程 疟疾热型与红内期发育的关系 时 间 红内期虫数 发热阈值 时 间 红内期虫数 发热阈值 再 燃 复 发 疟原虫血涂片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间日疟原虫厚血膜涂片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疟 原 虫 Plasmodium, malaria parasites 疟原虫有130余种,对宿主有较严格的选择性,通常一种疟原虫只寄生于一种宿主。 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 人疟原虫感染人体所引起的疾病称为疟疾(malaria)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生活史与形态 人(脊椎动物宿主) 蚊(媒介宿主) 肝细胞 内发育 红细胞 内发育 胃内配 子生殖 胃壁孢 子生殖 间日疟原虫生活史与形态 人体内发育阶段 红细胞外期(肝细胞内发育) TS 子孢子 (蚊) BS 红外期裂殖体 休眠子 红外期裂殖子 子孢子 红外期裂殖体 裂殖子 (蚊) (肝细胞) 间日疟原虫生活史与形态 人体内发育阶段 红细胞内期(红细胞内发育) 红外期裂殖子侵入红细胞进行无性的裂体增殖循环和有性体形成 环状体 (ring form) 大滋养体 (trophozoite) 裂殖体 (schizont) 红内期裂殖子 (merozoite) 配子体(雌、雄) (gametocyte) 间日疟原虫生活史与形态 人体内发育阶段 红细胞内期 四种疟原虫红内期各期形态特点 疟色素(malarial pigment)的形成 被寄生红细胞的变化 血红蛋白消化 珠蛋白 氨基酸 合成原虫蛋白 血红素 高铁血红素 疟色素 间日疟原虫生活史与形态 蚊体内发育阶段 蚊虫能否被疟原虫感染取决于下列因素 蚊虫种类: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 配子体的发育程度:成熟配子体30-60天感染力强 配子体的雌、雄比例:(8:1) 配子体的数量:(0.01%) 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温度、湿度等) 上述因素造成了疟疾流行的地域性分布和季节性消长 间日疟原虫生活史与形态 蚊体内发育阶段 配子生殖(胃腔内) 孢子生殖(胃壁上) 雄配子体 雌配子体 雄配子 雌配子 合子 合子 动合子 囊合子(卵囊) 子孢子 子孢子 (唾腺) 四种人疟原虫生活史主要不同点 总结间日疟原虫生活史特点 蚊体内发育 人体内发育 肝细胞内发育 (红细胞外期) 红细胞内发育 (红细胞内期) 胃内发育 (配子生殖) 胃壁上发育 (孢子生殖) 子孢子 配子体 疟疾的发病机理与表现 潜伏期 从疟原虫感染到疟疾症状出现的一段时间 发热阈值:引起疟疾发作的最低原虫数/mm3血液 P.v 10-15至200-500/mm3 P.f 500-1300/mm3 P.m 140/mm3 潜伏期时间 P.v 12天(长潜伏期虫株11月) P.f 6-27天(平均11天) P.m 20-28天(最长达39天以上) 疟疾的发病机理与表现 疟疾的发作、再燃与复发 疟疾发作 典型发作过程 发作机制:与红内期疟原虫裂体增殖周期有关 冷(寒颤) 热(发热) 汗(出汗退热) 间歇 疟疾的发病机理与表现 疟疾的再燃与复发 隐匿期: 由于带虫免疫(premunition)的产生, 进入隐匿期 疟疾发作停止后一段时间,在没有重复感染的情况下,又出现了再次疟疾发作,称“临床复发”(包括再燃和复发) 再燃——血液内残余的少量疟原虫抗原变异后再次繁殖起来引起的疟疾再次发作。 复发——肝细胞内迟发性子孢子发育繁殖后引起的疟疾再次发作。 再燃与复发的机制 疟疾的发病机理与表现 疟疾的发病机理与表现 疟疾的其他临床表现 贫血: 疟原虫破坏受染红细胞,自身免疫因素等引起。 脾肿大:巨噬细胞增多,高度充血,早期较软,反复发作变硬。 发病3~4天后可触及 疟性肾病:由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P.m.常见 疟疾的发病机理与表现 凶险型疟疾 脑 型:头痛、昏迷、抽搐等 超高热型:发热高达42℃ 厥冷型:皮肤湿冷,体温下降,血 压下降 胃肠型:呕吐、腹泻等 疟疾的发病机理与表现 输血性疟疾: 输入含疟原虫的血液引起。特点是潜伏期短,只有红内期,治愈后不复发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