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闲田栽培大球盖菇技术
冬闲田栽培大球盖菇技术摘要: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是一种伞形真菌。其菌盖半球形,直径5-15cm,褐色或者锈褐色,菌柄近园柱形,靠近基部稍膨大,长约5-12cm。
关键词:大球杆菌;冬闲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147-1
近几年来我们引进大球盖菇菌种,利用冬闲田进行栽培,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种1亩大球盖菇,亩产鲜菇2800kg,每公斤最低销售价2.4元,亩纯收入达4920元以上,相当于种水稻4-5倍。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掌握大球盖菇栽培技术,交流栽培经验,现将我们栽培大球盖菇技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1 大球盖菇生长需要的条件
1.1 营养
大球盖菇属于草腐菌,人工栽培营养来源主要从稻草、麦杆、玉米秆等秸秆中等获得。
1.2 温度
大球盖菇属中温型菇类,菌丝体生长温度一般在8-32℃,最适温度在23-27℃;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16-21℃。
1.3 水分
菌丝体生长要求培养料含水量为70-75%。子实体生长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一般要求在90-95%,才可出菇。
1.4 空气
菌丝体生长阶段对氧气要求不高,子实体生长则要求有充足的氧气。
1.5 光照
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照,子实体生长则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用稻草、甘蔗叶覆盖栽培畦,可满足子实体生长对光的需要。
1.6 酸碱度
培养料和覆土材料的pH值以5.5-6.5为宜。
2 播种技术
2.1 播种季节
在我们古砦乡利用冬闲田栽培。播种期安排在11月中下旬播种,次年1-2月开始出菇比较适宜。出菇高峰期处在春节前后,有利产品销售。
2.2 播种田块的选择
播种田块应选择在避风向阳,排水良好又近水源的冬闲田,土壤以偏酸性,富含有机质,保水透气性好为佳。
2.3 播种材料
稻草、麦杆、玉米秸等秸秆都可以采用,我们栽培以稻草为主。
早季稻草和晚季稻草均可采用,晚季稻草质地较粗硬,用于栽培大球盖菇,产菇期较长,产量也高。稻草质量的优劣,对大球盖菇的产量有直接的影响。适宜栽培大球菌菇的稻草应是足够干和新鲜的。贮存较长时间的稻草,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会有部分营养被分解掉,并隐藏有螨虫、线虫、跳虫、霉菌等,会严重影响产量,不适宜用来栽培大球菌菇。
2.4 稻草浸泡
稻草必须在栽培前浸泡,吸足水分。方法是将稻草直接放入流动水沟或者水池中浸泡,边浸边踩,使稻草完全浸入水中,浸泡时间为2天。用水池浸泡,每天需换水1-2次。经浸泡好的稻草,捞出让其自然沥去多余水分,使其含水量为70-75%,才可铺料播种。
稻草含水量为70-75%的检测,可以用手测的方法:抽取稻草一小把,将其拧紧,若1稻草中有2-3滴水渗出,说明含水量合适;如果出现水滴是连续不断的,说明含水量过多;若拧紧后无水滴渗出,则说明含水量偏低。
5 铺料播种
栽培大球盖菇不需要完全整地,只要将留作畦沟的泥土耙碎,播种畦面不用耙,直接将浸泡好的稻草铺在畦面上,畦面宽60cm,铺稻草高15-20cm,长度不限,畦沟宽40cm。一般亩铺料量,按干料用量为15-20kg/m2,菌种用量1.5瓶(袋)/m2。麦粒种用撒播,棉籽壳混合料种用点播的方式进行播种,播种后再铺一层2-3厚的培养料,不让菌种露出来。然后直接利用畦沟已耙碎的泥土覆盖在培养料面上,覆盖的泥土要求含水量低一些,避免菌丝过早长入覆土层,覆土厚度为3-5cm。覆土后随即盖上干稻草或者甘蔗叶。如果覆土湿润,可等泥土稍干后再盖草,雨天或者播种晚气温较低时可在覆盖物上盖上薄膜避雨防寒。
3 播种后的管理
3.1 发菌期的管理
播种后20天内,一般不需淋水,若遇到雨天,需用薄膜覆盖在覆盖物之上,待雨后再掀开薄膜,同时注意排除菇床四周的积水。
3.2 出菇期的管理
播种20天之后,菌丝长满培养料2/3时,应适当喷水,保持覆土湿润。出菇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通常要保持覆盖物及覆土层呈湿润状态。要经常检查,水分不足,要及时淋水。同时还要抽查培养料内的含水量情况,要求菌丝吃透培养料后,培养料变成淡黄色,用手捏紧培养料,既有松软感,又有湿润感,有时还稍有水滴出现,这是正常现象。如果有霉烂状或挤压后有连续不断的水滴出,这是不正常现象,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一是停止喷水,掀开薄膜,促进菌床中水分蒸发;二是开沟排水,尽量排干田内水分,尽快把水分调到适宜的范围。
3.3 收菇
当子实体长至符合一定的商品规格,菌盖边缘内卷,菌膜刚破裂,未开伞时即可采收。采收时一手握住菌柄基部,另一手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