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医学中的营卫与津液 - 国立政治大学.pdf

中国古代医学中的营卫与津液 - 国立政治大学.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医学中的营卫与津液 - 国立政治大学

中國古代醫學中的營衛與津液 金仕起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 報告大綱 • 一、現象 • 二、問題 • 三、可能解決策略 現象 • 營衛、血氣和津液是傳世醫經中,一組和人的生理、病理攸關的認識。 • 營主榮養,常和血發生聯繫;衛主禦外,常和氣發生關係。兩者又各有循 行人體的規律。 • 津液則是流體,血氣的產物,津多滋養人體,液則多與汗、溺相關,它們 與營衛相並,發揮作用。 • 從藏府和經脈的觀點看,營衛、氣血和津液這組概念的形成,又和肺、胃, 及與之相繫的手太陰脈、足陽明脈的身體認識緊密聯繫。 • 根據傳世醫經,肺是五藏之一,和呼吸吐納相關,主要處理「先天」之氣; 胃是六府之一,和飲食水穀的傳化有關,主要處理「後天」之氣。 • 營衛的特徵,可以說明如下:  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其清者 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度而復大 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 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營出中焦,衛出下焦,…… 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 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 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靈 樞‧營衛生會》) • 津液的特徵,可以下文「六氣」之辨說明:  「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上焦開發,宣五穀 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腠理發泄,汗出 溱溱,是謂津」,「穀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 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壅 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靈樞‧決氣》),在這,津、液似乎 和血、脈、精、氣同樣皆源於氣,前者如汗,經腠理而發泄於體表, 後者則潤澤身體內外的骨髓、肌膚。 • 營衛的病理角色,可以「癰腫」為例作點說明:  夫血脈營衛,周流不休,上應星宿,下應經數。寒邪客於經絡之中, 則血泣,血泣則不通,不通則衛氣歸之,不得復反,故癰腫,…… 營衛稽留於經脈之中,則血泣而不行,不行則衛氣從之而不通,壅 遏而不得行,故熱。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然不能 陷,骨髓不為燋枯,五藏不為傷,故命曰癰,……熱氣淳盛,下陷 肌膚,筋髓枯,內連五藏,血氣竭,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 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堅,上如牛領之皮;癰者,其皮上薄 以澤。此其候也。(《靈樞‧癰疽》) • 津液的角色,也以「癃」為例作點說明:  水穀皆入於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氣, 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水穀入於口, 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五,天寒衣薄,則為溺與氣,天熱衣厚則為汗, 悲哀氣并則為泣,中熱胃緩則為唾。邪氣內逆,則氣為之閉塞而不 行,不行則為水脹。(《靈樞‧五癃津液別》) 問題 • 問題一: 截至目前,漢初(文、景之 閒)以前的出土醫療文獻,沒有見到 營衛、津液這類論述。傳世古代醫經, 一般以為是戰國秦漢相關文本的纂集, 那麼,傳世醫經有關營衛、津液的論 述能不能說是兩漢期間的新猷? • 問題二:如果前述問題的答案是肯定 的,那麼,營衛、津液這組概念的提 出,其時代條件為何?比如說,是醫療操作實務的疑難反饋形塑的嗎?是 醫經「理論」的瓶頸促成的嗎?或是醫經論述者對外在環境變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