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第十五.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制作者: 张 慧 学号:20111101362 本篇引语 本篇主要讲的是忧患意识,包括42章,其中著名文句有:“无为而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1.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注释】 (1)陈:同“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 (2)俎豆:俎,音zǔ。俎豆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被用作祭祀时的礼器。 【译文】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评析】 治国以德,教民以礼。 礼仪是治国的根本,战争是迫于无奈的举措。孙子说:“兵者,凶器也,征伐之事,不可不慎也。”礼仪举,盛德修,民富国强,则近者悦而远者来,何用征伐? 卫灵公不休政德,却怀有征伐的野心,实自不量力,其国势必然面临危机。 【评析】 卫灵公向孔子寻问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孔子对此很不感兴趣。从总体上讲,孔子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当然在具体问题上也有例外。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礼让为国,所以他以上面这段话回答了卫灵公,并于次日离开了卫国。 2.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注释】 (1)愠:音yùn,怒,怨恨。 (2)固穷:固守穷困,安守穷困。 【译文】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评析】 君子固穷。 自古以来,圣贤皆出贫困。贫困检验人品,历艰难困顿而后知有君子。因此,南朝鲍照愤激地说:“自古圣贤尽贫贱”。苏轼也感叹“人生识字忧患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谓人生易逝,坎坷不平,没有谁能够保持永远的幸运。不论得意于河东,还是漂零于河西,能够固守做人的原则,是值得敬佩的。 从本章开始,以后又有若干章谈及君子与小人在某些方面的区别。这里,孔子说到面对穷困潦倒的局面,君子与小人就有了显而易见的不同。 3.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译文】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了才一一记住的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它们贯彻始终的。” 【评析】 政贵有恒。为政贵在坚持始终。做人也在于谨守初衷。大凡人生只要能够成就一件事业,就已经足够。重要的是要有“一以贯之”的坚守精神,平庸与伟大的分水岭并非别的,就在于“一以贯之”的坚持。 这里,孔子讲到“一以贯之”,这是他学问渊博的根本所在。那么,这个“一”指什么?文中没有讲明。我们认为,“一以贯之”,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而悟出其中内在的东西。孔子在这里告诉子贡和其他学生,要学与思相结合,认真学习,深切领悟。 4.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译文】 孔子说:“由啊!懂得德的人太少了。” 【评析】 天道永恒。时代改变了,价值的评价体系也发生变化了,道德的观念更新了,一切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态都随着时代的演变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旧有的传统和思维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旧有的社会秩序被打破,旧的理论已经不能解决新出现的问题。为旧时代服务的社会礼仪体系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成为过去,为现实社会所扬弃。如果不识时务地固守贵观念、旧框框,则是完全行不通的。面对时代的变迁,一味地悲叹是没有用的,要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开辟和建立新的社会原则。 5.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注释】 (1)无为而治:国家的统治者不必有所作为便可以治理国家了。 (2)夫:代词,他。 【译文】 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 【评析】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道家所称赞的治国方略,符合道家思想的一贯性。这里,孔子也赞赏无为而治并以舜为例加以说明,这表明,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家十分留恋三代的法度礼治,但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在孔子的观念中,不是无为而治,而是礼治。 6.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