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高职院校新版兽医传染病学教案:鸭瘟.docVIP

2016北京高职院校新版兽医传染病学教案:鸭瘟.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兽医传染病学 (Veterinary Lemology) 第六章 家禽的传染病 第十三节 鸭瘟(1学时) (Duck Plague) 重点:   1、鸭瘟的流行病学特点   2、鸭瘟的症状和病变   3、鸭瘟的防制 病原   鸭瘟病毒(DPV)属疱疹病毒,基因组为DNA,有囊膜,对脂溶剂敏感,球形,直径160~180nm。 发病及流行病学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和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两脚发软无力,下痢,流泪和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食道黏膜有出血点并有灰黄色假膜覆盖或溃疡,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和坏死,食道与腺胃膨大部的交界处有出血、坏死乃至溃疡,肝有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及出血点。   不同年龄和不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该病,以番鸭、麻鸭、绵鸭和天府肉鸭易感性最高,北京鸭次之。在自然流行时,成年鸭和产蛋母鸭发病和死亡较为严重。而放牧鸭较舍饲鸭更易感染发病,1月龄以下雏鸭发病较少。   在自然情况下,鹅和病鸭密切接触也能感染发病,在有些地区可以引起流行。人工感染雏鹅尤为敏感,病死率较高,人工感染中野鸭和雁对本病有易感性。鸡对鸭瘟病毒抵抗力强,鸽、麻雀、兔、小白鼠对本病无易感性。   鸭瘟在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春夏之季和秋季流行最为严重。 症状   鸭瘟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3~4天,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2~4天。病初体温升高(43℃以上),呈稽留热。这时,病鸭表现精神委顿,头颈缩起,食欲减少或停食,饮水量增加,羽毛松乱无光泽。病鸭两翅下垂,两脚麻痹无力,走动困难,严重的静卧地上不愿走动。驱赶时,则见两翅扑地而走,走几步后又蹲伏于地上。当病鸭两脚完全麻痹时,伏卧不起。病鸭不愿下水池,如强迫驱赶下水,漂浮水面并挣扎回岸。   流泪和眼周皮肤水肿是鸭瘟的一个特征症状。病初流出浆性分泌物,眼周围的羽毛沾湿,时间稍长,粘连许多污物。以后变成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往往将眼皮粘连而不能张开,严重者眼周皮肤肿胀或翻出于眼眶外,翻开眼睑可见到眼结膜充血或小点出血甚至形成小溃疡。头颈部肿胀是鸭瘟的又一特征性症状,自然感染病例和人工感染时,都见有部分病鸭的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此外,病鸭从鼻腔流出稀薄和黏稠的分泌物,呼吸困难,呼吸时发出鼻塞音,叫声嘶哑,个别病鸭频频咳嗽。病鸭常发生下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严重者黏膜外翻,肛周羽毛被严重污染并结块。用手翻开肛门时,可见到泄殖腔黏膜有黄绿色的假膜,不易剥离。   病鸭临死前体温下降,极度衰竭,不久即死亡。病程一般为2~5天,慢性可拖至1周以上,生长发育不良。角膜浑浊。严重的形成溃疡,多为一侧性。 病变   患鸭食道黏膜有灰黄色假膜覆盖,在小肠的浆膜和黏膜面均可见环状出血,在脾脏和胰脏可出现坏死性变化。 诊断   临床上应将鸭瘟与鸭霍乱进行鉴别,鸭霍乱病程明显比鸭瘟短。鸭霍乱可于肠道出现明显出血,但缺乏肠道溃疡及食道和泄殖腔黏膜表面的假膜。青霉素、磺胺等抗菌药物对鸭霍乱具有良好治疗效果而对鸭瘟无效。   鸭瘟最典型的实验室鉴别诊断方法是中和试验。用已知的抗鸭瘟血清与分离的病毒做中和试验。该试验可用雏鸭,也可用细胞培养来做。取1:100稀释的分离病毒0.2毫升与已知抗鸭瘟血清0.2毫升充分混匀,置室温30分钟后,将混合液接种入鸭胚成纤维细胞培养内,每空滴入0.05毫升,置37℃继续培养,并设不加抗鸭瘟血清的对照管。观察4天,若加抗鸭瘟血清的不出现细胞病变,而不加抗鸭瘟血清的对照空出现病变,则认为是鸭瘟病毒。或者将未知病毒与已知抗鸭瘟血清的混合液接种于雏鸭,每只鸭肌肉注射0.1毫升,观察1周,如用未知病毒与已知抗鸭瘟血清的混合液接种的试验鸭均健活,而接种不加已知抗鸭瘟血清的病料的多数鸭发生死亡,也证明病料中含鸭瘟病毒。 防制   1、鸭瘟鸭胚化弱毒苗和鸡胚化弱毒苗。免疫采用皮下或肌肉内注射方法。雏鸭20日龄首免,4~5月后加强免疫1次即可。3月龄以上鸭免疫1次,免疫期可达一年。。   2、不从疫区引进鸭,如需引进时,要严格检疫。要禁止到鸭瘟流行区域和野水禽出没的水域放牧。   3、一旦发生鸭瘟时,立即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对鸭群用疫苗进行紧急接种。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