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的摄影师张林:拍尽繁花不遗珠.docVIP

故宫里的摄影师张林:拍尽繁花不遗珠.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宫里的摄影师张林:拍尽繁花不遗珠.doc

故宫里的摄影师张林:拍尽繁花不遗珠   初入寻美   2014年,张林北京大学考古研究生毕业,来到故宫。如今他在新媒体团队负责微博、微信等的运营,摄影也由一项爱好变成了他工作的主要内容。从当年一万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干的却不是专业所学,屈才了?张林坦言,“我觉得,现在的工作内容和我学的东西有很紧密的关系。在故宫这个背景下,无论是做新媒体也好、网站也罢,所有的内容都是与文博相关的。”   早春杏花、玉兰和榆叶梅;仲春梨花、海棠和丁香;暮春芍药、凌霄和牡丹。六月,萱草、蜀葵和睡莲。落英散尽,秋天的美图变成了丰硕的果实与金黄的树叶。冬日里,大雪覆盖宫殿,片片飞舞的雪花更显古都的美、故宫的美。那些触动了整个中国人们心弦的唯美照片,都是张林与另一个摄影师数年如一日坚持找寻的结果。   问及这么多照片里张林最满意哪张,他回忆道:“2015年冬天有场大雪下了一夜,第二天天气放晴又赶巧周一闭馆,我们申请拿钥匙开门,去拍三大殿。只有我们两个摄影师站在太和门下面,看见银装素裹的太和殿广场,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在阳光的照耀下非常美,简直动人心魄。”   那年拍摄的雪中紫禁城图片发布后反响空前,“那两条(微博)总共转发有20万多,是当时转发量最高的。所以现在一下雪或者天气预报未来有雪,就会有很多网友在微博上留言催我们,赶快上照片!”在今年预报有雪的2月某天,张林戏谑地发了一条朋友圈――“已经在拍了,各位不用私信了。”   “其实很想安静地看一会雪,但是几乎做不到,我必须努力赶在保洁人员清扫宫里各处的积雪前去拍照。”这样拍出来的美图自然“广告”效应显著。有次大雪天,刚过中午,故宫的门票就售罄了。   故宫最早发布的美景照片是另一位摄影师的“二十四节气”系列,第二年,两人合作推出了“紫禁城的物候”系列,堪称是节气升级版。现在,张林更得心应手地根据时令捕捉不同的故宫美景。偌大的故宫,他兜兜转转。“像梨花、杏花、海棠和玉兰这些常见的,我都拍过了,但也许会有遗漏。我也会向其他一线部门询问,看看哪些院子里还有‘遗珠’。”   多数情况下,张林其实无法比游客看到更多的风景。近期在他镜头里盛放的杏花、梨花与海棠,大都属于开放区内游客都可见的春景。对于如何拍出令人赞叹的好照片,张林认为“有人会说你们拍的照片那么好,为什么我拍不出来?主要是因为游客来故宫参观,一天要看这么大的地方,来去匆匆,没什么时间仔细观察体味。但我们在这里工作,同一个地点可能会来很多次,就有机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找到更多有趣的视角。”   “这么多花,其实我原来也分不清,都是后来恶补的花卉知识。”现在,张林对于故宫里的花卉已经如数家珍,脑子里仿佛有一张地图。“我们办公室墙后有一株杏树,花已经谢了。那个是海棠,御花园里有,潜龙花园里也有,文华门前有一大片,暂时还没开。寿康宫和承乾宫的梨花刚开,慈宁花园、宁寿宫、康寿宫里还有丁香。”故宫的官方微信号“微故?m”也确实做了一次“故宫赏花地图”的专题,游客们完全可以“按图索花”。“红杏梢头,二月春犹浅。”“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 配着这样隽永的诗词,每到春天,故宫的官方微博就是一座繁花似锦的宫苑。   故宫里花和美景甚多,但并非都易于拍摄。“比如海棠树那么高,我正常的镜头一举,背景是蓝天白云,衬着红花很好看。但是看不出来这是在哪儿拍的,衬不到屋檐或是宫墙,没有故宫元素就体现不出这里是故宫。”类似还有,“乾隆花园里有一株楸树,也开花,这株楸树在乾隆建花园和亭子的时候就已经是古树了。为了给它让出空间,乾隆还让人把要修建的亭子往后挪了一下。楸树开的花也特别高,我拍的时候连亭子的顶都衬不到,很难拍,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成功地拍到过楸花和亭子互相结合的好照片。”   求变守心   面对着已经伫立了近600年的故宫,寻求并拍摄美景的过程不免遇到瓶颈。“这几年下来,有时候觉得怎么拍的这些照片跟去年拍的有些像,视角什么的已经有一些惯性。因为知道那个角落比较好看,每次都会去拍,拍多了就觉得这几年到了一个瓶颈。再美的东西,拍了两年也很难找到新的角度了,所以拍照最大的难度就是如何推陈出新。”   痛苦的求变并没有禁锢张林在工作中的脚步,对于寿康宫的两株梨树,他不断地更新拍摄方法,“原来就是站在一棵树下拍,今年我试着从这棵树越过去拍另一棵树,制造一个前后景交错的感觉,找一些不一样的视角。”相比视角,更加约束拍摄的是故宫里无处不在的游客。“在宫里到处都是游客的情况下,还是要努力找角度去拍。比如,游客刚刚走过去,被一个假山挡住了,这个时候就抓紧时间赶快拍一张。”   故宫里的美景修不修图?张林说出了这样的观点,“后期是对照片的尊重。拍照片修图,就像姑娘们化妆一样,你不能说化了妆就不是本来的这个人,修了图就不是原来的美景。可能有人会觉得,不修才是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