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摘记文言文笔记
方法指导(四):理清结构,判断句型 古汉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疑问句、倒装句、省略句和被动句等。 一、古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是”字,一般用“……者……也”或“则”、“乃”、“为”、“非”等表示。 如: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陈太丘与友期》 非人哉。——《陈太丘与友期》 二、文言文中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的被动句;一种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含有被动关系,一般称意念被动,要根据上下文去推断。 如: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为……所……”,表示被动。 方法指导(五):博览众文,摘录常识 想读懂文言文,只有字词句方面的古汉语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一定的有关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礼仪习俗、器物用具等文化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我们要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注意积累和整理。 古代的年龄称谓 襁褓:本义为包婴儿的被、毯等,代指不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两至三岁,泛指儿童。 总角:古代幼童将垂发扎成两节于头顶,其状如角,谓之 “总角”。泛指幼年。 垂髫:古代儿童的头发自然下垂,借指儿童时代。 豆蔻: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jī):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就把头发盘起,表示成年。 弱冠(guàn):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结发戴冠,表示成人。 花甲:六十岁。由古代干支纪年而来。 古稀:七十岁。 耄耋:八九十岁。 方法指导(六):易错名句,注意记录 学习文言文,我们就要对一些名篇名句进行背诵和默写,在此过程中,有些同学经常要默错字或添字、改字、调换词语顺序等。这些,易默错的句子,就需要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记下来,以便于时时拿出来温习,巩固记忆。 如: “欲上青天览明月”的“览”字。 “经纶世务”的“世”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高效记文言文笔记的以下几种方法: (一):精心初读,细心留痕 (二):认真精读,推理通情 (三):弄清词义,学会归类 (四):理清结构,判断句型 (五):博览众文,摘录常识 (六):易错名句,注意记录 如何摘记文言文笔记更有助于文言文的积累? 方法指导(一):精心初读,细心留痕 我们以传记类文段为例,主要人物及地名、重要情节的关键语词等等,都会反复出现,初读时,一定要养成“留痕”的习惯。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传》 方法指导(二):认真精读,推理通情 ( )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 ——《送东阳马生序》 方法指导(三):弄清词义,学会归类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言文中的许多意思都在演变,但也有其规律可循。这就要求我们在弄清词义的同时,学会归类。比如:哪些是通假字、哪些是古今异义,哪些又是词类活用等等。 A.文言虚词的归类 初中阶段的文言虚词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起指代作用的,如:“其”“之”“何”等。 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等。 起连接作用的,如:“而”“乃”“则”等。 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哉”“焉”等。 【而】 1.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①②两句的“而”表示顺接,可译为“然后”“就” 。 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4.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则》 ③④两句的“而”表示转折,可译为“却”“可是” 。 5.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6.是故谋闭而不兴。——《大道之行也》 ⑤⑥两句的“而”则可表示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译。 课堂小练习(一) 【之】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何陋之有?——《陋室铭》 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马之千里者。——《马说》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五柳先生传》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④ 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之”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PI SPEC 4F 钻井和修井井架、底座规范1995.doc VIP
- 浅谈在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doc VIP
- 2023年09月浙江温州市平阳县部分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公开招聘6人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荟萃附带答案详解_1.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培训解读课件.ppt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解读与培训.pptx VIP
-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教学方案.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VIP
- 【温州】2024年浙江温州平阳县部分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招聘工作人员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中央苏区三次发行公债与三次借谷.docx VIP
- JJF(吉) 138-2024四氟化碳气体检测报警器校准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