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课件概要1
命题预测 1.以热点事件或地质景观图、示意图为背景,结合时事工程建设、能源问题等,考查内力、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质构造的判读及实践意义。 2.以区域图或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等的影响。 思考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有关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地壳运动的奥秘,对地壳运动的机制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理论。目前比较盛行的是板块构造学说。它是近几十年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较为盛行的一种学说。 规律技巧总结 赤道经过六大板块,自西向东依次为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 三.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常见的地质构造包括褶皱和断层。 其他: 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背斜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因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易于开采。 板块分离(张裂) (生长边界) 陆海碰撞 陆陆碰撞 板块碰撞 (消亡边界) 举例 对地貌的影响 板块运动 形成高大山脉 喜马拉雅山、 阿尔卑斯山 陆地板块边界处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 海洋板块形成深海沟 南美安第斯山脉、 北美落基山脉 太平洋西岸岛屿 (如日本群岛、台湾岛) 形成海洋和裂谷 东非大裂谷、红海 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 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说说下列地形是怎么形成的? (阿尔卑斯山、南美安第斯山、太平洋西部岛屿、东非大裂谷、大西洋、马里亚纳海沟) 【真题1】(2010·海南)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读图完成,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 )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 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 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地带 B 活动2:问题探究 1指出图2是哪种运动的结果,并说出其过程及其形态类型. 2说出图3中①和②的地貌,并分析其成因. 3总结褶皱两种基本形态的判断方法; 4解说图4地质构造类型的形成,并举实例. 图2 图4 常见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褶 皱 地形倒置 地表形态 形态特征 产生原因 构造类型 背 斜 岩层受 挤压弯 曲变形 常形成山岭 岩层上拱 背斜成谷 向斜 岩层下弯 盆地或谷地 向斜成山 褶皱:受到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使沉积岩发生弯曲 图示(未被 侵蚀) 岩层中心新、两翼老 从岩层的新 老关系上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向斜 判 断 方 法 地质构造 岩层中心老、两翼新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背斜 褶皱 怎样区分背斜和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 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常形成山岭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实例 图示 (侵蚀后) 侵蚀后 的地貌 未侵蚀 的地貌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向斜 构 造 地 貌 地质构造 背斜顶部受张力,物 质破碎,常被侵蚀成 谷地 常形成山岭 背斜 褶皱 (续表) 断层:沉积岩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 断层 地垒 ——两侧陷落 中间突起 如华山、庐山、衡山 地堑 ——两侧突起, 中间相对下沉,如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华山西峰 峨眉山万佛顶 吐鲁番盆地 渭河峡谷 1. 裂谷或陡崖(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 2. 块状山:华山、庐山、泰山 3. 谷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4. 断层构造地带常发育沟谷河流 向斜谷 向斜山 (外力) 背斜山 背斜谷 (外力) 地 貌 内新 外老 向斜 背斜 断层 内老 外新 岩层形态新老关系 褶皱 小结 ------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 构造地貌 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 背斜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易于储油、储气 隧洞的良好选址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 向斜 地下水储藏区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 断层 泉水、湖泊分布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东北地区2概要1.ppt
- 上消化道出血概要1.ppt
- 湘教版八年级《笔墨千秋》完整版课件概要1.ppt
- 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线的表现力概要1.ppt
- 上海经芝加哥机场转机到汉考克攻略概要1.doc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新)7.4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课件(共35张PPT)概要1.ppt
-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美国第一课时概要1.ppt
- 上海牛津英语6bM3U10 Forests and land概要1.ppt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会考复习第十三章《认识区域》-梁彭飞概要1.ppt
- 湘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第5课《静物画有声》[31张PPT]概要1.ppt
- 湘教版选修Ⅵ第四章第二节概要1.ppt
- 上课L45概要1.ppt
- 上课9A Unit3 Reading1概要1.ppt
-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三单元第六课_战争与和平概要1.ppt
-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概要1.ppt
-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课件 1.1 人口增长模式 (共21张PPT)概要1.ppt
- 上课外研初三上册Module3_Sporting_lifeUnit1概要1.ppt
- 湘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研说教材概要1.ppt
- 上课M7U2reading概要1.ppt
- 上课使用修改Unit1 Living wellMarty story课件(新人教版选修7)(概要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