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强基固本浚源的可贵创新
——党的群众路线在沂水
杨 治 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句话就是对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经典诠释。
我们党是群众路线的创立者、践行者,群众则是我们党植根的沃土、力量的源泉。我们要想强化党的执政之基、巩固党的立党之本、疏浚党的力量之源,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坚决维护这条生命线,必须与时俱进的创新这一根本工作路线。
回顾沂水辉煌的革命建设历史,深入思考当下沂水正在开展的干部“联系群众 转变作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能不使我们再次审视并正确回答“三个靠什么”的重大问题:
一是革命战争年代,包括沂水在内的沂蒙山革命根据地被称为“两战圣地”、沂水的王庄被誉为“华东小延安”,靠什么?
二是建设时期,沂水成为全国治山治水的典型,山东省政府曾专门下文推广沂水经验,靠什么?
三是改革开放的今天,沂水成为全市九县中地方财政收入第一个过10亿的县、综合实力位居九县之首,靠什么?
答案或许有很多,但通过对沂水红色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党群关系相关资料的研究,通过对沂水先行一步开展的干部“联系群众 转变作风”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的深入调查,我们得出一个最关键的答案:我们靠的就是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而它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党的群众路线。过去,沂水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践行者;现在,沂水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可贵创新者;将来,沂水必将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永远传承者。
一、历史篇——群众路线忠实的践行者
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和改革时期,我们党都始终如一的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带领人民,依靠人民,顽强奋斗,艰苦创业,在沂水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曲践行群众路线的华美篇章。
(一)革命时期,党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
沂水地处沂蒙山区腹地,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更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早在1926年,沂水人民就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启蒙。1938年,山东分局成立后,广大党员干部更是走村串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加深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这在无形中形成了党群干群之间牢固的鱼水深情、血脉相连,并一直传承至今。正是在党的群众路线的引领下,沂水人民始终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下,沂水人民踊跃支前,奋勇参战,他们抬担架、送军粮、做军鞋,妻子送郎去参军,母亲送儿上战场,演绎了一幕幕沂蒙人民一心向党,全力支前、全程支前、破家支前的无限深情。
沂水朝阳官庄王步荣,人称彭大娘,年纪轻轻丈夫就生病去世,她独自拉扯大了5个孩子,深受地主压迫,她心里最明白,只有共产党的队伍才是真正为了老百姓打天下的队伍。1944年,大规模的动参运动开始了。已经送了3儿1女上战场的彭大娘把目光落在了唯一留在身边的大儿子彭运山身上。第二天一早,彭大娘给儿子做了两个荷包蛋。从未见过两个荷包蛋的彭运山马上就明白了母亲的意思,他看了看自己不到1岁的孩子,什么也没说。彭大娘泪光闪闪,深情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孩子,俺知道,你不是不愿意去,而是放不下家里,放不下俺啊。可是,现在部队更需要你......”。
动参大会上,彭运山第一个报了名,这个只有300来人的小山村,一下子就有40多名青壮年参军。为此,县委专门授予了朝阳官庄一面“荣冠全区”的锦旗,区里也奖给了一块“保国争光”光荣匾。《鲁中大众》和《大众日报》等报刊分别发表了歌颂彭大娘的秧歌:“朝阳官庄彭大娘,拥参工作做得强,母送子来妻送郎,彭大娘四儿一女上前方。”
据统计,在革命战争年代,沂水先后有4.7万余人参军参战,40余万人次支前,3300余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像沂水李家峪、西墙峪村那样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搏斗的英雄村庄,出现了数不清的随军征战的支前模范。
也许有人会问:沂蒙人民义无反顾跟党走的坚定信心,来自哪里?他们倾其所有,支援人民军队的无私大爱,又源自何处?就是因为我们共产党人忠实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时时刻刻把人民放在心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所以,沂水人民宁可自己饿着肚子,也要把可口的饭菜及时送到战士的手中;宁可自己没衣服穿,也要把自己种的棉花纺成线织成布,穿到八路军战士的身上。也正是因为有了党的群众路线这一纽带,党与人民群众才血脉相连,党政军民才团结一致,才最终赢得了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
毛泽东同志曾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陈毅元帅曾经深情地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是她们做的军鞋,让战士们驰骋在各个战场;是她们摊的煎饼,为战士们添足了杀敌的力量;是他们用扁担挑来了革命的胜利,是他们用车轮推来了共和国的大厦。
(二)建设时期,党与人民群众众志成城
如同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