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苏教版《李清照再嫁之谜》.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高苏教版《李清照再嫁之谜》

李清照再嫁之谜 【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理解作者在论辨过程中注入的丰富的情理结合的人文内涵。 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就文章的观点、材料,以及作者的思路、方法加以对照、比较。 【教学设想】 1、这是课文可以与后面的两篇短论组成一个教学单元,教学重点放在对文章的观点、材料,以及作者的思路、方法的对照、比较之上,对“李清照是否改嫁”这一个问题不必过多纠缠,更不要作深入的探讨。 2、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 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长于诗、文、词,兼书法、绘画,且通音律。诗文笔力雄健,情辞慷慨。词则继承婉约派风格,南渡前以造语新丽见称,南渡后以情调悲凉为主。所著《词论》,多有独立见解,对南唐二主以来词人遍加讥评,强调“词别是一家”,主张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所著《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佚;后人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二、词语补充解释: 讼:打官司。 街谈巷议:在大街小巷里的交谈和议论。 幸灾乐祸:对别人遭遇的灾祸感到高兴。 遗孀:丈夫死后留下的妻子。 赫赫有名:形容声名非常显著. 和盘托出:连同盘子一起端出来。比喻全部说出,毫无保留。 珠联璧合:珍珠串在一起、美玉合在一块儿。比喻优秀的人物或美好的事物汇集在一起。 燕尔:新婚夫妻亲睦和美的样子。 如胶似漆: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 卿卿我我:形容夫妻或男女间相亲相爱。 绝响:失传的技艺、学问等。 鬼鬼祟祟:行事暧昧而不光明。 踉踉跄跄: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津津乐道:兴味特别浓厚地乐意说道。贬称热衷于某事。 枯木逢春:枯黄的树木欣逢春日。比喻久处困厄之人,忽遇得意之事,重新获得生命力。 图穷匕首见:亦作“图穷匕现”。《战国策·燕策三》所载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中,荆轲把匕首藏在地图中,在秦王座前展开,图尽匕首显露,比喻事情发展,最终会露出真相或本意来。 忍辱负重:忍受羞辱,以负重任。 锒铛:铁锁链;用链条拴住、捆绑或联接。 拖泥带水:形容在泥泞道路上行走的状貌。比喻办事拖沓不爽快或语言不简明扼要。 直言不讳:无保留地、坦率地谈出事实、意见或感情。 遐迩闻名:远近都知名。形容出名。亦作“名闻遐迩”。 断弦:古时以琴瑟比喻夫妇,故称妻子死了叫断弦。 淫奔:抛弃丈夫而和情人逃跑;旧时指私自投奔所爱的人(多指女子)。 不才:丧失体面、荣誉的,带来耻辱或使丢脸的。 名门闺秀: 指有声望的门第,旧时称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儿。 命妇:古时被赐予封号的妇女,一般为官员的母亲、妻子。 鸵鸟政策:自欺欺人者,行径类似传说中鸵鸟般的人;可联想到驼鸟习性的人。 三、速读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 第二课时 一、课文阅读指导 本文所引的材料比较多,可能会给学生的阅读造成一定的障碍,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注解,以及原文中作者对这些引文的解释,弄清这些引文的意义。然后,要求学生弄清作者的观点,以及支撑这一观点的论据。作者是主张李清照再嫁之说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引用了大量史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的李清照讼后夫的过程; 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多位文人记载的李清照改嫁的材料, ——李清照65岁时,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记载“易安再适张汝舟……” ——李清照66岁时,王灼《碧鸡漫志》记载“易安居士……再嫁某氏……” ——李清照68岁时,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记载“格非之女……然无检操,晚节流落江湖间”; ③右丞相洪适所作《〈金石录〉跋》记载;赵君无嗣,李又再嫁; ④李清照《投内翰綦公宗礼启》明确描绘了再嫁的事实。 应该说这些材料是很丰富的,也有相当的权威性。如胡仔、王灼、晁公武三位是李清照同时代的文人学者,他们的记载是有说服力的,用作者的话来说,“如果她不曾再嫁,恐怕没人敢在本人活着时造‘再适’谣言再加以批判“。另外,李清照本人的叙述也应该是很有说服力的,按一般的思路想,李清照总不至于造自己的谣吧。《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与洪适的《〈金石录〉跋》也都是持正反观点的人都曾引用的史料,其可信度也是很高的。史料愈丰富,其可信度愈高,作者的观点也就愈站得住脚。 二、分析写作特点: 可是,作者并不满足于史料的引用和分析,而是把文章的重心落在对历史人物感情遭遇,从而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 1.从李清照本身爱情生活的追求、蹉跌、失望,以及从她相对年轻的女性心态,看李清照是否再嫁的问题。 ①李清照与赵明诚并非珠联璧合,这是李清照再嫁的最重要的原因。作者以李清照的《偶成》《凤凰台上忆吹箫》《醉花阴》等著名作品为例,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李、赵的婚姻生活。结论是: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