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ppt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汇编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向秀丽 大庆油田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素岛 包头钢铁基地 武汉钢铁基地 成功试验第一颗原子弹 兰新铁路 包兰铁路 4、十年建设成就 1965年石油全部自给 1956—1966年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有哪些重要的经验教训? ① 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② 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③ 经济建设要注意综合平衡,稳步发展,不能急于求成 ④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 探究: 大背景 (1969年的)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全世界都通过电视广播关注着这一重大事件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对此一无所知。60年代末期,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经济振兴迹象,后来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正是在这时开始起步,日本也摆脱战争的阴影,开始了经济的复苏。然而,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脚步却停滞了整整十年。 陈晓卿《百年中国》 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966---1976年) 阶级斗争天天讲, 思想工作常常抓。 突出政治 探究三:“十年动乱”时期,国民经济陷入何种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哪些整顿措施?效果如何? 1、局面: 经济建设大混乱 2、整顿: 1971: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国家经济工作出现起色 1975: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好转复苏 ①经济计划废置;②经济工作瘫痪;③交通运输阻塞;④企业管理混乱;⑤物质供应紧张;⑥人民生活下降 【学习思考】(教材P51) 为什么说“文化大革命”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 政治混乱 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966-1976) 概况: (1)1966:动乱全面开始——经济建设大混乱 (2)1971: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国家经济工作出现起色 (3)1975: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好转复苏 后果: 国民经济破坏。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失去了一发展机遇。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李先念              感悟历史 1967年的中国与世界 大革命 一小步 ★哪一幅最能反映“文革”期间我国生产总值变化趋势? 年代 66  73  75 A 年代 66  73 750 B 年代 66  73 75 D 年代 66  73 75 C 【试试你的判断力】 探究 “文革”十年,留给我们哪些重要的教训? ① 实事求是,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 ② 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 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抓住发展机遇 ④ 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 简述在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又有哪些重大失误,从中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成就: 失误: ①1953年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② “一五”计划的执行,成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开端; ③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 在中国的基本确立。 ④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指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党 的主要任务,促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⑤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 方针,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6—1976年的“文革” 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教训: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 小结: 曲折发展的十年(56-66) 失误:  正确:  中共八大 1956 “大跃进” 1958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国民经济的调整 (八字方针) 1960 启示一: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三年经济困难 59-61 启示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启示三: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