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家训中对子弟读书的训诫这学期开了《中国家训文化》这门课,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对家训文化的研究状况、家训文化中部分文献的一些内容及思想都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家训文化内容很多,一般都是通过诗词、书信、箴言、家谱、宗祠等形式,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读书为人、婚姻家庭、待人接物等各个方面对子弟进行教育,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教子经验。在古代,读书无论对子弟还是对整个家族来说都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不学不知道,玉不琢不成器,读书是一个人能否成器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家族社会地位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古代家训中,有关训诫子弟读书的内容很多。这里就主要从古人训诫子弟读书方面探讨古代家训文化。在论及古人读书的时候,长期以来都有不少误解。一提起读书,很容易就联想到光宗耀祖、升官发财等字眼,以及“头悬梁,锥刺股”诸如此类孜孜以求的例子。而实际上,这些看法是很不客观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晚清讽刺小说的影响造成的。从流传下来的古代家训文献来看,古人对子弟读书的训诫即使在资讯科技发达的今天依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甚至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首先,古代家训中训诫子弟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子弟入仕,而在更大程度上是通过训诫子弟读书教导子弟做人的道理,修身是第一位的,仕进则处于第二位。比如在《论语?季氏》中有这样的记载: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在《论语?阳货》中又有这样的记载: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而立也与。这是孔子在庭院里教育儿子的一段话,他教育儿子要努力学习代表古代文化精华的《诗》、《礼》、《周南》、《召南》等,希望儿子先在文章和道德上有所建树,再去干出一番事业。再如明代的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写道:“士大夫教诫子弟,是第一要紧事,子弟不成人,富贵适以益其恶;子弟能自立,贫贱益以固其节。从古圣人君子,多非生而富贵之人,但能安贫守分,便是贤人君子一流人;不安贫守分,毕生经营,舍易而图难,究竟富贵不可以求得,徒使自丧其生平耳。”指出在为官与为人上,作一贤人比作一贵人更重要。在这则家训后面又提到:涿州史解元家,子弟赴试,老者肃衣冠设席以饯,命之曰:“衰残门户,赖尔扶持。”今老夫所望于尔辈扶持者,又不专在此也。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重申读书是为了更好的做人,而不是为了做官。与孙奇逢同时代的吕维祺更是告诫儿子:“今人读书,便只道做好官、多得钱,是故富贵之士决不可存此念。 ”在批判社会的不良风气的同时,要儿子端正学习目的。同时代的姚舜牧在《药言》中更是明确提出“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着。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这个时期科举制已相当成熟了,子弟能否仕进已成了一个家族能否保持其地位的主要因素,但是孙、吕、姚等人依然认为读书仕宦较之人品是第二位的,可见古人对修身的重视是远超过当官发财的期望。古代家训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把读书与立志联系起来,训诫子弟从小就树立远大的志向。如西汉的孔臧在其《诫子书》中写道:顷来闻汝与诸友生讲肆书传,孜孜昼夜,衎衎不怠,善矣!人之进退,唯问其志取,必以渐勤则得多。教诲儿子孔琳为学要日积月累,锲而不舍,当然也正是在这种家教的氛围下,孔琳也终成大器。诸葛亮也在《诫子书》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厉精,险噪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提出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治学及修身养德的思想,告诫子弟人生短暂,要珍惜生命,从小立志,以免老大无成。“竹林七贤”之一的稽康在《家诫》中更是说:人无志,非人也,但君子用心,有所准行,自当量其善者,必拟议而后动。告诫儿子要有做人的志向,凡是要议而后动。明代的郑晓在《训子语》告诫儿子:胆欲大,心欲小;智欲圆,行欲方。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学非记诵云尔,当究事所以然,融于心目,如身亲履之。南阳一出即相,淮阴一出即将,果盖世雄才,皆是平时所学,志士读书当如此。不然,世之能读书能文章不善做官做人者最多也。把读书、实践、志向和才干几个方面联系了起来,希望儿子既会读书写文章又会做官做人。当然立志之后更需要督促子弟刻苦学习,如《颜氏家训?勉学》中就这样教诲子弟: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通过这些苦学的例子让子弟领悟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