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中西方家族文化比较2014.7.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方文化:中西方家族文化比较2014.7

中西方家族文化比较 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历史,就是人在大地上流浪的历史 人类文化的进步就是融合,两性结合为夫妻,有父母就有父母子女,有父母子女就有家庭,同宗者成一族,多个族群成一国,人类就如此通过团结,通过分工协作,形成了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终究文明就是个体性和联合性的同化,是个体的社会化。 在某种意义上,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一方面是人(个体存在)与家(起码的群体生存)不断的融合(包括离析中的重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人类生生不息的行走(离家)和栖息(归家)的生命历程。 当家成为人类一种基本的生命取向和必然的人生归宿时,如美国当代作家阿历克斯.哈利在小说(根)所说: “当你开始谈论家庭,世系和祖先时,你就是谈论地球上的每一个人….” 家族:人类最基本的文化心理情结 人类首先是作为个人而存在的,个人又通过与他人产生并发展关系,进而结成群体才能适应大自然,才能建立一定的生活秩序得以生存下来,这就有了家庭,家族乃至社会,国家。 人诞生又死亡,家庭组成又分解,而家族却超越了个人和家庭维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延展。 简言之,不管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如何,在社会内部人们只有年龄,性别,家族和亲属关系的划分是永存的,这三种天赋身份存在于所有社会中,因此,与生存,死亡,爱欲一样,家庭存在于人类的观念中。 家族,又称宗族,以家庭为核心实体,以血缘与性关系为纽带。 在古代社会,家族常表现为同一男性祖先的子孙若干世代聚住在某一区域,按照一定的规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结合成的某一特殊社会现象利益共同体。 家庭是家族的基本构成单元,在一个家族中,家庭是最小的单位,家有家长,积若干家而成户,户有户长,积若干户而成支,支有支长,积若干支而成房,房有房长,积若干房而成族,族有族长。同宗同族人集为宗教。 东方与西方对家族的家庭文化的精神价值认识有一定差异: 中国文化以家族为本位,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 梁漱溟:西方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个人本位,阶级竞争,中国社会是以家族为社会组织细胞的伦理本位,职业分途。 费正清:中国的社会单元是家庭而不是个人,中国的家庭是自成一体的小天地,家庭才是当地政治生活中负责任的成分,是一个微型的邦国。 德国马克斯.韦伯:家族结构式的国家 李大钊:东西方文明---以农业为本位 以工商业为本位 农业为本位的民族经常定住于一处,家族繁衍---家族主义 工商业为本位民族常转徙于各地,家族简单,小家制度---个人主义 东洋文明是静的文明 西洋文明是动的文明 历史学家侯外庐: 古代西方文明的路径是从家族到私产再到国家,国家代替了家族; 古代中国文明的路径是由家族到国家,国家混合到家族里面。 前者是新陈代谢,是革命的路线,后者是新陈纠葛,是维新的路线,直到近现代,血缘关系,亲属关系仍然起很大作用。 中国的家族小说(文化) 19世纪末的《红楼梦》,《激流三部曲》《京华烟云》《四世同堂》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到了当代,却蔚为大观,出现了像《古船》《红高粱》《白鹿原》等多部描写乡村宗法家族生活的长篇小说。 在文学发展的进程中,“家族叙事”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学命题。早在19世纪末,中国就出现了典型的家族小说《红楼梦》、《金瓶梅》。 进入20世纪,越来越多的中国小说具有明显的家族叙事倾向,在现代文学中,有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财主的儿女们》(路翎)、《四世同堂》(老舍)、《金锁记》(金锁记)、《科尔沁旗草原》(端木蕻良),当代文学作品有《红旗谱》(梁斌)、《活动变人形》(王蒙)、《李氏家族》(李佩甫)、《古船》《家族》(张炜)、《白鹿原》(陈忠实)、《纪实与虚构》(王安忆)、《故乡天黄花》(刘震云)等等,它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家族主题,几乎可以说具有一种潮流的特征。 20世纪是中国社会巨变的时代,从推翻封建帝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再到8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其间经历了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内战、文化大革命等等,百年之内,古老中国所经历的观念和制度上的变化要比以往几千年的历史丰富得多深刻得多。 而“家国同构”一直是封建中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家族制度是其主要的物质表现形式,也是君主专制的古老中国的权力基础,“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的兴衰史”(李军:“家”的寓言[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P17。 “家族主题”对于揭示中国20世纪个体的存在状态以及其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广的意义和可探索性,它所蕴含的原型力量和文化精神是20世纪的作家无法忽略掉的文学命题。 西方的家族文化 西方的家族文化在中世纪的宗教文化的逼迫和近代工业革命的撞击下趋于衰微。 中世纪宗教的崛起的结果使政教并立,取代了原先的家族作为政治统治体制的中介单位和功能单位的社会作用。西方近代的工业革命所建立的社会契约关系以自由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