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法国新闻史.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法国新闻史

知识点:马拉其人及其报刊活动 让·保尔·马拉(Marat,Jean-Paul,1743—179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雅各布宾派主要领导人之一,是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和新闻记者。 1789年 创办了《人民之友报》,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办得最出色、影响最广泛的报纸,是革命民主派的喉舌。它发表了马拉一系列揭露大资产阶级两面性和叛变倾向的政论,主张直接依靠人民,实行革命专政。 《人民之友报》善于通过报导事实,揭穿敌人的伪善面目。对革命阵营中的右派也进行了无情揭露。马拉宣称办报目的是教育人民运用自由。“贫民、平民、农民。‘小市民’,都把马拉看做自己利益的热烈的保卫者。 由于《人民之友报》常发表马拉的激烈言论,马拉和《人民之友报》成了保皇派、大资产阶级、吉伦特派的“眼中钉”, 马拉先后七次被通缉或审讯。为了及时出版报纸,马拉经常通宵不眠,忍饥挨饿,躲在地窖或下水道里编辑、撰写稿件。 知识点:巴黎公社时期(1871)的革命报刊有何特点?其在新闻领域方面最重要的历史教训是什么? 特点: 1.公社把报刊当作宣传自己的主要渠道 2.公社把报刊作为揭露反动政府的重要阵地 3.公社把报刊看作与群众建立密切联系的最好纽带 教训: 1.在舆论导向上,报刊没能彻底坚持公社原则无产阶级报刊只能是为无产阶级事业服务的舆论阵地。 2.取缔反动报刊的力度不够 3.在农民问题上,公社报刊宣传也存在严重违背工农联盟原则的错误 1871年巴黎公社时期的重要报刊 (一)《法兰西共和国公报》 (二)《杜歇老爹报》 (三)《社会革命报》 (四)《人民觉醒报》 * 第四章 法国新闻史 法国的文化历史背景 法国新闻史的几个关键词: 启蒙思想运动(书籍和小册子) 法国大革命(出版自由的理论和实践 ) 法国新闻业现状及影响 推荐两本书: 《从狄德罗到因特网:法国传媒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2年。 第一节 封建统治压制报业发展 封建统治压制报业的手段:中央集权(国王—大臣—书报总监)、出版特许制、审查制、印刷行会组织 结果:官方垄断报业,报业发展低迷 一、三家官方报刊一统天下 (一)勒诺多和《公报》(Gazette) (二)《学者报》(Journal des Savants) (三)《文雅信使》(Le Mercure Cilant) 二、民间报刊 三、第一家日报 1777年 1月1日,法国历史上第一张日报《巴黎新闻》(Le Jorunl de Paris)诞生。雅克·布里索 该报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停刊。 第二节 启蒙思想的传播 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文艺复兴之后近代人类的第二次思想解放。 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 一、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 二、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和贡献 材料分析 只要我的写作不谈当局,不谈宗教,不谈政治,不谈道德,不谈当权人物,不谈任何一个有点小小地位的人,经过两三位检查员的审查,我可以自由地付印一切作品。我因为想利用这个可爱的自由,所以宣布,要出版一种定期刊物,我给这个刊物起的名字是《废报》。 博马舍《费加罗的婚礼》 (宣传)并非要提供一幅供人识别国王容貌的写真图,亦非要对国王活动作一如实的叙述,其目的正好相反,在于颂扬路易十四,赞美路易十四,换句话说,在于参观者、听众和读者们相信路易十四的伟大。 彼得·伯克:《制造路易十四》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做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以往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56-57。 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 “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赖以存在的其它东西。(因此可以说)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背景 法国保留了西欧最专制最顽固的封建政治制度(等级制、政教集权制、特权制)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封建制度之间的矛盾加剧,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财富却在增长的第三等级,革命情绪高涨 贵族脱离政治中心,社会地位边缘化但仍享受经济特权,成为社会寄生虫阶层(相对同情革命);教会阶层已经腐朽,失去信仰基础;革命前,上层实际已经崩溃 启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