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第一二节
第四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1、总结了世界人口的增长过程及发展趋势;
2、介绍了人口转变的主要理论及不同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3、分析了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引用适度人口的概念并探讨了适度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
4、归纳总结人口分布与迁移规律,分析人口分布与迁移的影响机制。;一、世界人口增长过程
二、人口转变理论模式
三、人口与发展;纵观世界人口的发展历程,总的趋势是不断增长。期间在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两阶段呈现大幅度增长的状态。(见书上的图);农业革命之前是现代人类形成的漫长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原始人群过着极端分散、闭塞的流动生活,靠采集植物、昆虫以及狩猎、捕鱼为生。人口发展特征为:
1、极低的人口密度
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3、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人口分布相对集中。
;自从人类跨入农业社会之后,人口总量比以前大幅度增长,但并非是一贯连续的。农业社会的人口呈现出如下特征:即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工业社会(1750年以后)的典型特征是生产系统化、机械化和能量化,从而提高了单位资本的产出水平,并完成财富的积累。
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的下降:高死亡率是前工业社会世界人口特征之一,但自18世纪中叶,死亡率就开始持续下降,这种下降的趋势一直延续到19世纪。 ;死亡率下降的原因:农业革命、工业化、改善运输、社会改革、室内和工作区温度及湿度的控制、公共卫生、改善个人卫生、19世纪约瑟夫?理特发明无菌操作法和抗菌法、免疫学等因素。实际上,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所引起的作用最为直接,是大幅度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①工业化早期,欧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曾一度上升,如英国。原因复杂,主要原因:经济良性发展使结婚年龄降低,从而使人们更易于多生育;孩子作为劳动力非常重要。
②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生率就逐渐下降了。;到了20世纪欧洲出生率仍持续下降,以至于与死亡率相差无几。原因:它因为限制家庭规模的意愿引起的;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导致了出生率的下降;经济因素也与出生率的下降关系密切,禁止使用童工,使孩子多成为负担;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观念,特别是传统乡村的大家庭观念也随着文化的普及得以削弱。
③进入20世纪后出生率仍持续下降。原因:计划生育及控制生育的有效性,妇女晋升机会增多,以及在一些离婚率高的国家人们对传统家庭体系稳定性的怀疑。
;3、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①在工业革命之前的15世纪,世界人口增长已经开始加速。据统计,世界人口在15、16、17、18世纪分别增长了28.2%、11.9%、47.5%和80.6%。
②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1750—1940年间,发达地区的人口死亡率和出生率都趋于下降;发展中地区的死亡率在后期才开始下降,出生率却居高不下。;世界人口的第1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时间。从19世纪初至1930年的100余年时间里,世界人口实现了第2个10亿的增长过程。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开始了加速增长,到1960年已发展到30亿(30年)。从196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发展到40亿(15年),至1987年突破50个亿(12年),到1999年,仅用了13年时间就突破了60亿。;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世界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世界人口每增长1个10亿,所用时间逐渐缩短。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
1、1934年法国人口学家兰迪提出人口再生产类型随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而转变的观点,总结出法国人口增长经历了三个序列:第一系列即原始阶段,特点是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第二序列即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第三序列即现代阶段,先是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后是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转入低。;2、1944年,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坦发展了兰迪的理论,第一次提出了“人口转变”的概念,将兰迪的第三序列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高低高”阶段、过渡阶段和“低低低”阶段。
;3、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融合了上述观点,提出“五阶段”模式,在国际影响很大:
(1)高位静止阶段(HS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2)早期扩张阶段(EE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3)后期扩张阶段(LE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而后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