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遗传规律10.4.15.ppt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连锁遗传规律10.4.15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1903年,美国W. S. Sutton(萨顿)和德国的T. Boveri(博弗里)各自独立地认识到豌豆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的行为和性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有着平行的关系: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遗传因子(基因)的载体 。 根据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与独立分配规律: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遗传时独立分配;   如果有一些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必然会出现非独立分配的现象,否则各种性状的数目(基因对数)就超过细胞内染色体对数。   1906W. Bateson(贝特森)在香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发现连锁遗传(linkage)现象。   T. H. Morgan(摩尔根) et al.(1910)提出连锁遗传规律以及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理,并创立基因论(theory of the gene)。 目 录 连锁遗传现象的分析及特征 连锁遗传的类型 连锁交换的机制 交换值及其测定 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 真菌类的连锁与交换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一、连锁遗传现象的分析及特征 连锁遗传现象的发现 连锁遗传现象的分析 连锁遗传的特征 1.连锁遗传现象的发现 P 紫长PPLL ×红圆ppll F1 紫长PpLl F2 紫长 P-L- 紫圆 P-ll 红长 ppL- 红圆 ppll O 284 21 21 74 E 225 75 75 25 X23 =189.27> X2 0.01(3)=11.34,差异极显著,表明实得数与理论数不相符。 几个主要概念 2.连锁遗传现象的分析 单个性状的分析(自交) 相引相的遗传试验 紫花:红花=(4831+390):(393+1338)=3:1 长花粉粒:圆花粉粒=(4831+393):(1338+390)=3:1 相斥相的遗传试验 紫花:红花=(226+95):(97+1)=3:1 长花粉粒:圆花粉粒=(226+97):(95+1)=3:1 连锁遗传中,每对相对性状符合分离规律,但综合性状不符合独立分配规律。 连锁遗传现象的分析 综合性状分析(测交) P pr+pr+vg+vg+×prprvgvg 红眼长翅 ↓ 紫眼残翅 F1 pr+prvg+vg×prprvgvg F2 基因型 表型 观察值 配子基因型 pr+prvg+vg + + 1339 + + prprvgvg prvg 1195 prvg pr+prvgvg + vg 151 + vg prprvg+vg pr + 154 pr + P ++vgvg×prpr++ ↓ F1 +pr+vg×prprvgvg F2 基因型 表型 观察值 配子基因型 +prvgvg + vg 965 + vg prpr+vg pr + 1067 pr + + + + + + + 157 + + prprvgvg pr vg 146 prvg 3.连锁遗传的特征 二、连锁遗传的类型 不完全连锁 C-Sh基因间的连锁与交换 三、连锁交换的机制 2、重组型配子百分数为何小于50%? 对一个孢母细胞而言最后形成一半亲本型配子,一半重组型配子 孢母细胞数很多,只有一部分发生交换。 如果基因间距离较远,可能发生双交换但不会影响这一比例。 3、双交换的各种情况 两线双交换 双交换的各种情况 三线双交换 双交换的各种情况 四线双交换 四、交换值及其测定 交换值及其测定 3、举例说明 交换值及其测定 交换值的测定方法 测交法:——测交后代(Ft)的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直接反映被测个体(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