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02.28高一语文《杜甫诗三首》(课件)使用
咏怀古迹(其三) 借古咏怀 昭君的不幸 诗人的不幸 汉元帝不辨美丑 唐皇帝不分忠佞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这类作品往往是怀古的作品,登高的地方一般都是古迹。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对周瑜的评价。 5 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重在表达英雄失路,报国无门。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全诗感情沉郁、奔放几乎句句都是精华,是李白诗的代表作之一。 6表达对宇宙无穷,时光荏苒,人生短暂的思考。 如:《登幽州台歌》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如:《兰亭集序》抒发了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 关于技巧 拓展二 答题步骤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 相 杜甫 登高 杜甫 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后,唐朝瓦解之势并未停止,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去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是为了排遣郁闷而抱病登台的。 千古忧恨,悲秋绝唱 秋气肃杀——一悲也 千古忧恨,悲秋绝唱 秋气肃杀——一悲也 万里为客——二悲也 千古忧恨,悲秋绝唱 秋气肃杀——一悲也 万里为客——二悲也 长年飘泊——三悲也 千古忧恨,悲秋绝唱 秋气肃杀——一悲也 万里为客——二悲也 长年飘泊——三悲也 多病之身——四悲也 千古忧恨,悲秋绝唱 秋气肃杀——一悲也 万里为客——二悲也 长年飘泊——三悲也 多病之身——四悲也 残生暮齿——五悲也 千古忧恨,悲秋绝唱 秋气肃杀——一悲也 万里为客——二悲也 长年飘泊——三悲也 多病之身——四悲也 残生暮齿——五悲也 亲朋无一——六悲也 千古忧恨,悲秋绝唱 秋气肃杀——一悲也 万里为客——二悲也 长年飘泊——三悲也 多病之身——四悲也 残生暮齿——五悲也 亲朋无一——六悲也 忧国伤时——七悲也 千古忧恨,悲秋绝唱 秋气肃杀——一悲也 万里为客——二悲也 长年飘泊——三悲也 多病之身——四悲也 残生暮齿——五悲也 亲朋无一——六悲也 忧国伤时——七悲也 因病停杯——八悲也 千古忧恨,悲秋绝唱 登临抒怀诗 登临必到高处,到高处则视野广阔、一览无遗,胸襟为之开阔,无所阻碍,一种浩然之气顿时从中喷涌而出,从而获得某种期待的生命意义,正所谓“荡胸生层云”,可借此暂时从世间琐事中挣脱,无复辗转腾挪于其间。故而登临初是兴致盎然的。 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 但伫立高处,人迹少至,在获得一份宁静的同时,也易将登临者的思绪拉入对自己生活、生命的思考之中。原因在于,登上高处,看到天地的广阔、宇宙的无穷,联系自身,极易产生自我的渺小之感: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1曲线与方程08.11.ppt
- 10-11微机原理与应用08.ppt
- 08.11.10高二语文《蜀相》(课件).ppt
- 第五章圆 回顾与思考08.11裘英 -.ppt
- 【10-11上期末化学】02朝阳区.doc
- 主斜井延深掘进补充作业规程11-02-18.doc
- 08.11.15高二政治《第0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课件).ppt
- 10 11 第08章 企业质量管理.ppt
- L31 A Movie or a Play 冀教版英语九年级2014年11月.ppt
- 2002年11月GRE填空详解.doc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