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 第13讲 情绪、压力、心理障碍.pptVIP

心理学导论 第13讲 情绪、压力、心理障碍.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学导论 第13讲 情绪、压力、心理障碍

mihail chemiakin 心理障碍的分类 1.焦虑障碍:恐怖症 广场恐怖症 心理障碍的分类 1.焦虑障碍: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 心理障碍的分类 1.焦虑障碍:恐怖症 特殊恐怖症 心理障碍的分类 1.焦虑障碍:强迫症 强迫观念包括: ①强迫怀疑 怀疑已经做过的事情没有做好、被传染上了某种疾病、说了粗话、因为自己说坏话而被人误会等。 ②强迫回忆 反复回忆经历过的事件、听过的音乐、说过的话、看过的场面等,在回忆时如果被外界因素打断,就必须从头开始回忆,因怕人打扰自己的回忆而情绪烦燥。 心理障碍的分类 1.焦虑障碍:强迫症 强迫观念包括: ③强迫性穷思竭虑 思维反复纠缠在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上不能摆脱,如沉溺于“为什么把人称人,而不把狗称人”的问题中。 ④强迫对立观念 反复思考两种对立的观念,如“好”与“坏”、“美”与“丑”。 心理障碍的分类 1.焦虑障碍:强迫症 强迫行为包括: ①强迫洗涤 反复洗手、洗衣服、洗脸、洗袜子、刷牙等。 ②强迫计数 反复数路边的树、楼房上的窗口、路过的车辆和行人。 心理障碍的分类 1.焦虑障碍:强迫症 强迫行为包括: ③强迫性仪式动作 做一系列的动作,这些动作往往与“好”、“坏”或“某些特殊意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在系列动作做完之前被打断则要重新来做,直到认为满意了才停止。 ④强迫检查 反复检查书包是否带好要学的书、口袋中钱是否还在、门窗是否上销、自行车是否锁上等。 心理障碍的分类 2.心境障碍:重度抑郁症 心理障碍的分类 2.心境障碍:双向障碍 狂躁与抑郁交替 心理障碍的分类 3.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 对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动机表现出一贯的不信任和猜疑。总是怀疑别人想要伤害和欺骗他们。 心理障碍的分类 3.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 过分情绪化和寻求注意。总希望自己是注意的焦点。如果不能成为注意的中心,就做一些不适宜的事情去争取注意。 心理障碍的分类 3.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 有一种过分夸大的自我重要感,被成功或权力的想象所占据,需要持续的赞美。 心理障碍的分类 3.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障碍 有持久的不遵守法律、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模式。对于自己的反社会行为不会感到羞耻或后悔。 心理障碍的分类 4.分离性障碍 是一种身份、记忆或意识的整体性扰乱。 分离性失忆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多重人格障碍) 课程计划 第1讲 绪论 第2讲 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3讲 人的毕生发展 第4讲 感觉和知觉 第5讲 注意和意识 第6讲 记忆与遗忘 第7讲 智力 第8讲 人格 第9讲 动机 第10讲 情绪、压力与健康 第11讲 社会认知和社会态度 第12讲 社会行为与人际交往 第13讲 心理异常 第14讲 心理咨询与辅导 第13讲 情绪、压力与心理异常 情绪的跨文化普遍性问题 表情的跨文化普遍性问题 恐惧、厌恶、高兴、惊奇、轻蔑、生气、悲伤 情绪的文化差异 情绪的生理基础 情绪的生理基础 积极情绪的加工主要在大脑左半球进行,而消极情绪的加工主要在大脑右半球进行。 情绪的生理基础 杏仁核负责快速情绪反应 情绪的生理基础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如何反映情绪的? ——虽然瞳孔在愉快与不愉快两种情绪状态下都会放大,但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把瞳孔放大当作愉快情绪的信号,把瞳孔缩小当作不愉快情绪的信号。 情绪的生理基础 测谎仪 情绪的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 对情绪状态的感觉出现在生理反应之后,情绪来源于对生理反应的意识。 情绪的理论 坎农-巴德理论 丘脑活动引起情绪感觉,并同时引起生理唤起。 情绪的理论 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 个体根据经验和情景线索对生理唤起加以解释,由此产生特定情绪。 情绪的理论:熊来了 詹姆斯-兰格理论 当人看见熊后,开始跑,肌体唤起,然后,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肌体反应,感到害怕了。 坎农-巴德理论 当然闷看见熊后,丘脑被激活,然后激活大脑皮质和下丘脑,人开始行动,大脑皮质负责情绪感觉和情绪行为,下丘脑负责肌体唤起。大脑的活动会同时启动肌体的唤起、逃跑的动作和害怕的感觉。 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 “熊离我很近”、“看起来很凶恶”——“熊很危险”、“我手心出汗”、“心跳加速”—— “我是在害怕”。 情绪的功能 1.唤醒和动机:耶克斯-道森定律 情绪的功能 2.情绪的社会功能 压力 心理冲突与压力 缓解压力 运动 音乐 瑜伽 …… 心理障碍:变态行为 如何界定 “变态行为”? 凡变态行为都有一个核心特征,即适应困难。换言之,变态行为非但不能帮助人应付环境,反而会使人在处理日常问题中产生困难。 心理障碍:变态行为 如何界定 “变态行为”? 美国诊断分类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TR)中标识“变态”的七项标准: 1.痛苦或功能不良 2.不适应性。凡变态行为都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