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pptVIP

第五章 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第五章 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一、重视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 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和改革 三、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一、重视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 一、语言文字在民族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共同的语言是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同民族的形成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2、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 3、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差别长期存在的表现和反映; 4、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重视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续) 二、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原因 1.语言文字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2.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是重要的民族文化财富,是民族间互相交往、发展繁荣的工具。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是民族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3.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人为地随意改变或消灭。 ? 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和改革 一、民族风俗习惯的共同特点 传统性 民族性 群众性 变异性 地域性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节庆、娱乐方面:藏历年、望果节、端午节、伊斯兰教三大节日、蒙古族“那达慕” ,傣族泼水节 居住、饮食、服饰方面:蒙古族的“蒙古包”、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仙人柱”、傣族的“竹楼”,从事畜牧业的民族喜欢食肉、奶制品、奶茶、稣油茶等 在婚姻、丧葬方面:摩梭人的“走婚”、藏族的“天藏”等 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一) 开斋节:开斋节的日期是伊斯兰教历(亦即回回历法,使用的是纯阴历计算法)每年的10月1日。开斋节的上一个月为斋月。在斋月期间,所有成年穆斯林无特殊原因者(神经不正常、疾患、旅行者等),均须履行一个月的斋功(又称封斋、闭斋、把斋等)。斋戒期为30天,每天从东方出现曙光时起,到日落为止,在此时间内禁绝任何食物、饮料,同时也禁绝夫妻房事。斋戒的意义在于:一是敬畏真主(传说真主在斋月中, “开始降示《古兰经》,指导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循正道,分别真伪”);二是节制欲望,磨炼忍饥挨饿之坚韧毅力和坚强意志,培养怜贫济弱之同情心,陶冶情操。斋戒结束后,开斋节就来到了。 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二)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古尔邦节源于宗教传说,说穆罕默德之前有位圣祖名易卜拉欣者,一日梦见“安拉”(阿拉伯语Allah即真主),“安拉”命令他宰杀自己晚年所生之爱子易斯玛仪献给神,以考验他的忠诚。当易卜拉欣忠实地执行“安拉”命令的时候,“安拉”又因感念其忠贞,命天神送来一只黑头羯羊将易斯玛仪代替了。为了纪念圣祖易卜拉欣对真主的忠诚和其子易司玛仪遵从父命、为主献身的精神,伊斯兰教法将12月10日这天定为古尔邦节。又因上述故事体现了伊斯兰教的忠孝观,我国穆斯林又称“古尔邦节”为“忠孝节”。 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三) 圣诞节:又叫圣纪节,是指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纪念日,在伊斯兰教的3月12日。由于穆圣逝世的日子与这一天只相隔一日,因此中国穆斯林在这一天将诞辰与忌日合并纪念。 望果节 望果节流行于农区,是藏族人民预祝农业丰收的节日。望意为田地,果意为转圈。望果从字面上讲,就是转地头。 望果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谷物成熟之前举行。节日期间,广大农区人民穿着民族服装,带着经书和唐嘎等法器,老年人和小孩子坐在四轮马车上,姑娘和小伙子们,或者背着青稞酒,或者提着酥油茶,或者拎着菜盒子,聚集在田间地头巡游,尽情歌舞。巡游完后,举行赛歌、赛马、赛牛、射箭、抱石和摔跤等活动。 鄂伦春族的“仙人柱” 摩梭人的“走婚” 泸沽湖畔居住着纳西族的分支---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暮合而朝离的“阿夏”走婚制,世称“女儿国”和“母系社会的活化石“。 摩梭人的“走婚” 飞檐走壁会情人 母系社会的活化石 天葬 这是藏族的主要葬式。当人停止呼吸后,有的地区停尸三五日,设灵堂、祭台,燃酥油灯,祭献各种食品,请僧人念经,超度亡灵,亲朋吊丧。有的地区则很快送往天葬场,煨桑祭祀,请僧人念经、吹法螺,招来鹫群啄食。死者家属男性都参加送殡。送殡用具有些弃置山间,不带回家。天葬在牧区盛行,各地都有专门的天葬场,一般设在高坡或山岗上,有人专门从事此业。出葬之日,将尸体运到天葬场,挑断捆带,喇嘛诵经,烧柏枝为香,鸣钹吹号。然后将死者尸体用刀分割成块,专食死人的秃鹫及鹰鸟见烟闻声而至,俯冲而下任意啄食。不到几分钟时间,尸体便被啄食殆贻尽,最后将骨头捣碎,与糌粑拌合捏成团饲鹰,直至啄食尽净。人们认为尸体被吃光意味着死者已脱离人间,飞升西天了。否则会认为是死者罪孽大,还要请喇嘛念经超度。?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和改革(续) 二、民族风俗习惯的作用 1、民族风俗习惯对各民族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