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语中的植物
成语中的植物木兰今名:玉兰;木莲科别木兰科木兰双桨典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舟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意为取木兰之材制舟,诗词以木兰舟、兰舟、兰枻等美称舟船。柳永《雨霖铃》就有“兰舟催发”,以表离别之情。木兰花香如兰,因此称为木兰;其心黄,又称“黄心”;花形如莲,又名木莲;花苞如毛笔的笔头,故又称木笔。古籍所称的木兰,可能包含木兰属及木莲属等许多种类。《本草纲目》云“木兰枝叶俱疏,其花内白外紫,亦有四季开花者,深山者尤大,可以为舟。”制作舟船的木兰理应为大树,早春先开花后长叶的落叶种类应为玉兰,主产于秦岭一带和长江中下游各地。但根据《白乐天集》所载“木兰生巴峡山谷间,大者高五六丈,涉冬不凋,身如青杨,有白纹……花如莲花,其木肌心黄,梓人所重”。所言应指木莲,属常绿树。两种树斗可长成大乔木,都是制作舟船及棹浆的良材。任昉《述异记》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常用木兰舟船的美称,”陈淏《花镜》:“玉兰,古名木兰……树高大而坚,花开九瓣,碧白色如莲,心紫绿而香,绝无柔条。隆冬结蕾,一干一花,皆著木末,必俟花落后,叶从蒂中抽出。……其瓣择选精洁,拖面麻油煎食,极佳;或蜜浸,亦可,其制法与牡丹瓣同。”学校木兰种类很多,白玉兰、二乔玉兰、黄山木兰、飞黄玉兰、红运玉兰等。广玉兰也属木兰科,为引进品种。还有深山含笑也属木兰科植物。当然,广玉兰和深山含笑都不是我们古籍中的木兰。榆科别:榆科今名:榆树学名:Ulmuspumila L.豆重榆瞑语出晋朝嵇康《养生论》:“豆令人重,榆令人暝,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公知也。”意为多食豆类会令人发胖,多食榆果会令人神昏不清醒。比喻物各有性,本性难改。屑榆为粥语出《新唐书》中《阳城传》:“岁饥,屏迹不过邻里,屑榆为粥,讲论不辍。”意即饥荒时,藏在家里不出门,以榆皮屑煮粥。形容荒年或穷厄时的困苦生活。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语出《东观汉记》中《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为在此处失利,却在他处得偿;也比喻为先败后胜。【植物小档案】落叶乔木,树皮灰黑色,粗糙,纵裂。叶互生,椭圆状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2~8厘米,先端尖,基部稍歪斜:侧脉9~16对;叶缘多为单锯齿或不规则重锯齿,叶柄长0.2~0.8厘米。花簇生于叶腋:无花瓣,萼4裂,雄蕊4。翅果近圆形,长1~2厘米,顶端凹陷,有缺口,成熟后白黄色;种子位于中间。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各省至江苏、四川一带。榆树用途广泛,自古即为重要的经济树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北部地区。《尔雅翼》云:“秦汉故塞,其地皆榆。榆,北方之木也。”两汉时曾作为汉天子的“社木”(国树),如《汉书》中《郊祀志》所言“高祖祷丰枌榆社”,枌和榆都是白榆,意思是说汉高祖以白榆为社神,祈祷物产丰饶。榆的木材可用作建筑、农具、车辆、家具,嫩叶、果实及树皮则是荒年的充饥植物:嫩叶煮羹或热水淘洗后炒食;形如小钱的翅果(成为榆钱)可蒸食、酿酒或制成“榆仁酱”,是北方常见的食品。值得一提的是,榆树的树皮剥下之后,刮除表面粗糙的外皮,晒干后捣磨成粉,蒸食或制成各种烧饼,是岁荒时重要的食物来源,《本草经》也说“榆皮味甘,久服轻身,不饥”。不过,以榆皮果腹毕竟是饥荒时不得不然的下策,如果平常就“榆屑为粥”,生活的清苦程度不言而喻。无论是榆树的叶或果都有安眠作用,食之都会令人“酣卧不欲觉”,此即“豆重榆暝”一词的由来。杨今名:白杨科别:杨柳科学名:Populustomentosa Carr百步穿杨 语出宋朝胡继宗《书言故事》中《射艺类》:“奖射者曰:“有百步穿杨之巧”形容箭术之娴熟高超。枯杨生稊语出《周易》中《大过》:“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意为干枯的杨树又发了嫩芽,比喻老夫老妻或老来得子。一作枯杨生华。旧喻老头子娶了年青的女子为妻。杨花水性语出宋朝无名氏《小孙屠戏文》:“你休得强惺惺,杨花水性无凭准。”意为杨花随风飘荡,水任意流动。比喻女子行为轻浮,用情不专。杨和柳在隋朝以后,往往混淆。【植物小档案】落叶乔木,高可达25~30米,树皮幼时暗灰色,渐变为灰白色,老时基部黑灰色,小枝初被灰色绒毛。长枝上的叶革质,三角状卵形,长10~15厘米,宽8~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截形,边缘有齿牙,背面密生灰色绒毛,叶柄长2.5~25.5厘米;短枝上的叶较小,卵状至三角状卵形。雄花序长10厘米,雄蕊8;雌花序长4~7厘米。蒴果长卵形,2裂,分布于东北、西北、华东,生于平原和低海拔丘陵。白杨树形高大挺直,古人说:“凡屋材松柏为上,白杨次之,榆为下也。”早期中国北方的建筑及其他用材所使用的树种不多,几乎只有杨、槐、榆、柳四种,尤其杨木树干通直且树姿俊美,特别适合用作房屋建材,以及植为寺观
文档评论(0)